有不少人以為基督教的聖經,不過是一部古人所寫的書;現在時代不同了,許多聖經裡的話,在今天已不再適用了。
也有人以為聖經的記載,未必是事實;有許多事跡與科學衝突,故認為聖經所說的,不過是迷信的神話而已。
不錯,聖經是歷代以來最受人攻擊的一部書。自古迄今,不少人憎恨它,想竭力的摧毀它,只是他們的努力終歸失敗,而聖經依然存在。
但有許多反對聖經的人對聖經,自己既未研究,亦未讀過,不過是「拾人牙慧,人云亦云」,所以他們的反對批評,就未免武斷而乏公正的精神。
法國有一位無神論者福爾泰( Voltaire)說:一百年後,人的知識進步了,就不會有人相信聖經,福爾泰過去了,但聖經還是存在,並且連福爾泰的房子後來都被聖經公會收買了,做發行聖經的地方。
美國亦有一個著名的無神論者應格沙爾( Bob Ingersoll)。一次,他在火車上看到有人讀聖經,曾憤然說:到了下一代,只能到博物院裡去,才能找得到聖經。他說這話之時,到現在快近一百年,但聖經的銷路,反而更加普遍了。
所以,盲目地反對聖經,不顧事實的真相,是無法推翻聖經之價值的。我們對於任何一個問題的研究,必須除去主觀的成見,用客觀冷靜的頭腦來思想一下。例如,聖經是否可信?是否真實?是否有價值?我們不妨提出幾個考驗的標準來,而加以嚴格地審查之:
我想任何一本書,都可以從下列四方面的標準,來考核它的價值:
一、書的銷數;二、書的著者;三、書的真實;四、書的影響。
照樣,我們也可以拿這些準則,來評定基督教的聖經:
一、聖經的銷數
銷數的多寡,可以看出讀者對於這書的需要情形。我們要查看這本書的銷數大不大?讀者多不多?讀了以後,還有一讀再讀的價值否?能經得起時代的考驗否?是否日子一久,就被淘汰了而無人問津?或者還是繼續不斷地能吸引讀者?
關於此點;我想任何人都知道聖經是世界上最暢銷的書。任何世界名著,若與聖經比較,就無不黯然失色。聖經擁有五億的讀者,一百年來,已經銷出三萬萬五千萬冊,現已譯成一千一百餘種方言。一九五三年聖經新譯本,第一版一百萬本,在紐約出版第二天就售完,趕印六十萬本,又在幾星期內售完。因為在美國國內這樣暢銷,趕印都來不及,所以在海外各地首數年都買不到。據一九五五年九月三日美聯社莫斯科電:蘇聯印刷所應民眾的要求,印製有新舊約聖經二萬五千本。印刷所當局後於透露此舉時稱,聖經的供應,經已告竭,故為適應亟需,要求增印多本。印刷系由蘇聯東正教會贊助,並負責分發。現尚未能向教會方面質詢,但對外交文化交換機關的當局稱,二萬五千本聖經,將由許多購買者購用。有詢以個人如何方能購得新聖經者,該機構發言人稱,他可以列隊輪購。又據一九五五年十月九日美聯社紐約電:「古登堡聖經」(一四零五年至一四五五年間古登堡氏在德國明茲印的)第一卷從紐約公眾圖書館移至電視節目顯露時,有武裝兵保衛。該聖經有兩卷,乃西方世界首次刊印的書。紐約公眾圖書館當年以五十萬美元購得,該書用活字版手印,今在電視「萬象」節目中顯露,該節目說明十五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情形。聖經可以說是書中之書,書中之王,「此乃天下之大經也」。據一九三五年的統計,單在中國而論,銷出的聖經在一年之內共 9,284,541本,總體積之厚共166,192尺,較之世界最高之希馬拉雅峰(24,509尺)還高出四倍之多,比泰山東獄高出廿五倍。據一九五四年度美國聖經公會發行的統計,銷售之總數達三千萬至三千五百萬本。聖經公會每年均增加數種新文字的譯本,許多學者忙於從事修正與新的翻譯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由蘇格蘭教會倡議,經英國各教會同意後,即組織聖經重譯委員會。委員均為國際著名之聖經學者。他們經十三年的工作,新譯的新約英文聖經終於一九六一年三月十四日問世。出版之日,舉凡世界各大日報,無不有電訊報導此一重要新聞。新譯英文新約聖經在出版第一天,銷售一百萬冊,為應付供求起見,又復添印二百八十二萬五千冊以應急需。數月之內,始終列在美國最暢書籍的名單中。在台灣有牟利者影印新譯聖經出售而亦在台灣成為最暢銷之書。聖經公會對於盲目失明的人,也為他們印有凹凸文的聖經,又為他們製成一七零種留聲機唱片。世上其他許多書出版後不久,即被遺忘;許多書讀過一次就索然無味,不堪再讀。但聖經則不然,它的銷路,始終激增;每天有千萬人在閱讀研究,每逢星期日何止千萬人在禮拜堂裡傾聽聖經的講解;許多人一生勤讀,數十年如一日,天天不輟。作者一九三三年,初信基督,開始買了第一本聖經,到現在三十五年來,愈讀愈覺得滋味,愈研究愈覺得深奧。
二聖經的著者
要讀一本書還要看是什麼樣的人寫的。著者的人格道德如何?著者的動機如何?「好樹結好果子,惟獨壞樹才結壞果子。」如果著者的人格有問題,他的著作是否會對人生而有貢獻呢?並且我們看書或研究一個問題的時候,總要看著者對於這個問題是否是一個權威人物;否則,會徒耗光陰,而一無所得。
關於聖經的著者問題,我們可以說這樣的一句話:它有超自然的來源,雖然是人的手筆,但決非出於人的意思。換一句話來說,聖經是由靈感啟示而來,是神感動人寫出來的。現在我們用事實與理由來證明此說吧。
1. 聖經全書共六十六卷。首五卷作於三千五百年前;最末一卷亦成於一千八百六十餘年前;故全書告成,計前後歷一千六百年之久。且聖經寫作者約四十餘人,其中有君主,將相,稅吏,漁夫,醫生,平民……。他們的時代,思想,背景,地位,知識,習慣……又完全不同--且聖經包羅萬象,有歷史,傳記,詩歌,書信,講詞,預言……不一而足,但是它的內容,沒有矛盾,竟能上下貫通,新舊一致,說明一個目的,只有一個中心,這個一致性就足以顯明這部大著是出於神的啟示與聖靈的感動了。否則,這許多人未經事前協商,沒有預定計劃,歷時如是之久,所寫各卷,竟能不謀而合,如出一人:若不是神的靈感動各人,寫出聖經;那就等於叫人相信,沒有工程師的計劃,只憑著許多工人各照著自己的意思創作,最後就會爆出那座紐約著名的一零四層的帝國大廈了。
2.聖經中有許多預言,幾佔全書三分之一的內容,這是聖經的特色。請問世人有那一個能確知未來的事呢?即或有偶加臆測者,也未必能夠應驗;如果毫無線索,探求前因後果,沒有人能知道未來之事的。試問:除了神,誰能說出這麼多的預言呢?
3.反過來說,聖經若果是人寫的,那末,人決不願意說自己的短處,自己的敗壞;如果是猶太人寫的,他們必不願意將祖先的罪惡,如亞拉伯罕,以撒,雅各,大衛等人的醜事與失敗,赤裸裸的寫出來,公諸後世。人總是記人的好處,把短處刪而不錄;但聖經是出於神的,故大公無私,言人之所不敢言,使人讀了,就覺得肅然起敬。
4.此外,聖經不斷的被人摧毀攻擊,終能得奇妙的保守並流傳。同時,聖經在社會與人生中所產生之奇妙的效果,證明了他是出於神。不然,這些功效是從那裡來的呢?仔細的去想,就不能不相信聖經是神所寫的。在聖經中有二千零八次宣示這一部書是神自己的話。如果,是人寫的;那末,他必是假借神的名字,說謊騙人,則他必不是一個君子;但聖經不可能是出於惡人之手,因為聖經寫出惡的真相與結局,惡人為何要自己詆毀自己呢?葛賴克博士說得好(AdamClark):「好人必不會寫聖經,惡人更不能寫之」。
有人說過這樣的一段話:「假設現代最大書局之一,請了一位有名的著作家而要求他說:「請你寫作一部特出之書,以供此後四百年之用,這書必須年年暢銷,不但盛行全國,而且通行環球,又可譯成千餘種語言文字,叫千千萬萬人喜愛誦讀,而從其中得著永不朽壞的生命。」你想世上有何著作家能答應這些條件?當然不能,但是神能。」
總之,聖經既為神所寫的,那末它的價值就比任何書籍更為寶貴了。神的話自然是最高的權威。他的話必能永遠長存,不會改變的。聖經之地位與重要,由此可見一斑矣。
三、聖經的真實
一本書的價值還根據於內容是否真實?裡面的話靠得住麼?其中所寫的人物與故事,是否確有其人,與確有其事?
關於此點,我們可以說:
1.聖經的教訓與道德觀,是放諸四海而皆准的道理,比世上任何標準更為完善。「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,與教訓督責,使人歸正,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。」聖經的話是真理,萬古常新,只有人照著去行,就會知道是真的了。人的學說,理論,無不隨時代而改變,今天以為是,明天以為非,惟聖經的真理能適應每一個時代,每一個地區,它是顛撲不破的。
2.以前有人以為聖經的記載不合科學,以為如創世記中所說的都是神話,謊誕無稽。但現在科學家愈研究,愈發覺聖經的正確;例如,創世記第一章中所記載的生物,其生命程序正與科學所發現者相同。聖經記大魚將約拿吞入肚內,現在都證明在地中海確有此種大魚,甚至連人帶馬都吞得下去。又如約伯記廿六章說:「神將北極鋪在空中,將大地(地球)懸於虛空」,更與科學的發見互相吻合。(古人原以為地球如一平面,有柱子把它支持起來,他們不相信地球是一個球體懸在空中)。又近代科學用最新望遠鏡發見天上的北方有一大真空,正與約伯記所說的相同。
3.聖經裡面有許多應許,都是可以兌現的。古今中外有千萬信徒都可以為聖經作見證。莫勒先生因信心創辦孤兒院,養活二千餘孤兒。有些人因神的應許得著安慰,有些解決了因難:有些是憂傷,有些是悲哀,有些是經濟,有些是疾病……都可獲得解決。聖經的話可供應信的人不時之需。總之,神的應許在基督裡都是實在的,句句都是真實的(林後一20)。
4.此外如聖經預言世界國際的演變,無不應驗。聖經預言巴比倫的結局,到一百五十年後果然應驗了。主前一千六百年到四百年前所寫的舊約,預言關於主耶穌降生,生平,工作,受死,復活,升天,再來及其他瑣碎小事,都在新約中逐一的按照字面應驗了。又如預言猶太人要分散在全世界各處,並言猶太與亞拉伯兩族必要相爭,猶太必要復興,及其他無數預言都得到奇妙的應驗。普通人只要從聖經關於猶太人的預言,及其如何應驗,都可以叫人驚奇,而不能不信聖經之真實了。
5.又如聖經所載的許多歷史事跡,近代考古學家在亞述,埃及,巴比倫的研究與發見,以及聖經以外的當時地理,歷史等的探求,都逐一的加以證實了,遂使反對聖經的學者們,大感惶困。
6.至於聖經所記的中心人物主耶穌,由於他的影響人寰,改變歷史社會,就可以證明他絕不可能是一個虛構的人物了。所以愈讀聖經,愈會發見聖經的內容是完全真實,完全正確的。
四、聖經的影響
聖經之可信與其至高無上的價值就在其偉大的感力。它是精神糧食的寶庫,解決人類精神方面的飢渴,指示世人迷途的指津。「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」--主的這一句名言,可以考驗聖經的價值。世上書籍,汗牛充楝,讀了是否有益呢?一個誠心讀經並謹守聖經真理的人,到底是得益呢還是受損,這是很實際的一種考驗。聖經不但是基督教思想,生活,信仰的基石;亦為希臘,羅馬,埃及,以及後來西方國家整個文化的精神泉源;到今天, ;這種影響又復播及到世界的每一個地域。
昔有人問維多利亞女皇以治國之道,她就指聖經為「大不列顛之憲法」。有一個煙草公司的經理被派至一小島上工作,見一黑人讀經不倦,問之知為聖經,乃對他說:「聖經在我們那邊已經不時髦了!」但土人對他說:「若非此書對我是時髦的,否則君已在我腹中矣!」那裡黑人本是殺人吃肉的野人,今已受聖經的感化,完全改變了。一九三六年舊金山舉行基督教世界代表大會,有一來自所羅門群島的酋長,向一萬左右的各國代表演講,證明基督教與聖經在他身上的感力。他左手攜一手杖,滿刻刀痕,均為他殺人的記錄,但自信主後,完全改變,每日讀經。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時,美總統威爾遜,與其知己友人如愛迪生,福特等,約定每日比平時多讀聖經一章,以提高靈性,應付艱難。神的話「是腳前的燈,路上的光」,是信徒生活的南針,在今日徬徨的世界中,茫茫世途,何等需要真理的亮光呀!
聖經所具之道德力量,世上沒有任何其他的書籍,能與之比擬的。聖經能使人歸正,產生決心。古往今來有多少罪大惡極的人,因聖經的話而澈底悔改成為新人。聖經能移風易俗,在有些地區甚至整個居民的生活都被刷新了。達爾文遊記中,曾記 Tierra del Fuego島上人民如何黑暗野蠻,罪惡污穢;但是當他第二次回到該島時,聖經已廣佈島上,居民生活發生了幾乎不易相信的改變,使他大感驚異,甚至以後他也資助宣教工作者,並為聖經與福音作見證。有人說:隨便找一百個信聖經而遵行聖經的人,站在一邊;又隨便找一百個反對聖經真理的人站在另一邊,試比較兩方面的為人,品格與道德,就會有一個很顯明的對比;即在反對聖經的人,一定會發現多數是為非作歹,聲名狼藉的人。」
聖經是服役軍隊中的青年最寶貴的書本,每當他們面臨生死關頭的時候,他們需要這本書;同樣地也為一般流浪和放逐的人認為是希世之寶;逃難的人手中既一無所有,卻單單帶著這本書;無家可歸的人,遭拘禁的人,赤貧如洗的人,他們希望的火花,都時時寄托在上帝的話語中。
聖經是萬應靈方:能擦乾人的眼淚,除去人的重擔,安慰傷痛者的心,使頹喪者有希望……前美國總統威爾遜說:聖經是心房的鑰匙,快樂的泉源。又前英相格蘭斯頓說:「全世界人類都有苦惱、煩悶,只有一個法子,可以治療,就是讀聖經與相信聖經的話。」一九五五年十一月十七日泛亞社紐約電:「聖經在美國為什麼銷路越來越多呢?聖經出版公司發言人齊溫今天提出了解答,「美國人越來越恐懼了。」齊溫稱:「自第二次大戰與原子彈爆炸以來,人類開始覺得聖經對於他們比經濟學和機械學要有價值得多,因為聖經是給予人類一種精神上的安慰。」一九五六年的聖經銷數是預定五千萬冊,比今年的二千五百萬冊要多一倍。」無怪乎大文豪司各脫爵士( Sir Walter Scott)在臨終前,對其子婿說:「給我拿書來。」他們在滿屋是書的房內,不知他所指者究為何書,但司各脫說:「聖經是唯一的書呀!」
最後,我以為:問題還不在於你是否相信聖經是神的話,因為魔鬼也信;問題是在於你是否肯本著信心去接受聖經,照著聖經的話去生活,就會知道聖經的確是上帝的話了。
現在,我們既已瞭解聖經是出於神,聖經是「上帝發言」。上帝用聖經直接與人說話;那末,上帝究竟要說些什麼呢?--這是很有趣的一個問題。
我們必須要弄清楚聖經是部什麼樣的書?聖經的宗旨與目的是什麼?聖經不是人類學、社會學,也不是一部研究科學的書。聖經告訴我們,在神秘的宇宙與人生之後,有一位永生的神。神有他永遠的計劃,神要人符合他的目的,分享他的慈愛。起初,他藉著猶太人作選民來闡揚他自己的真理與人生的目的;後來,他藉著基督叫人看見他自己的本性,他的慈愛,與他的願望和目的。故聖經一方面是見證神,而同時又見證基督。神由基督而顯現人間,人由基督而與神和好。聖經告訴我們,神是愛;神要藉著耶穌基督搭救失喪的人。如果,有人要在聖經裡吹毛求疵,認為這一點跡近迷信,那一點不合乎科學,他就是錯讀了聖經。如果,有要問:「我當怎樣行才可得救?」,「我要怎樣才能從罪惡死亡中得到釋放?」那末,聖經就能幫助他解決這些人生的大問題。
「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。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,於教訓、督責,使人歸正,教導人學義,都是有益的,叫屬神的得以完全,預備行各樣的善事」(提後三 15至17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