複興的方法和結果(耶33:1 -26)
讀經︰耶33:1 -26;王下25:1 -2
「當那日子,那時候,我必使大衛公義的苗裔長起來; 必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義。在那日子猶大必得救,耶路撒冷必安然居住; 的名必稱為耶和華我們的義」(耶33:15-16)
這位先知仍然被囚在耶路撒冷,而耶路撒冷本身則被尼布甲尼撒的大軍團團包圍,也等于被囚禁了。在神的旨意裡,這城和全地都要被毀滅、被破壞、變成荒涼。在這樣的情形下,耶利米因著神的感動,買下了亞拿突的那塊地,藉以表示,神的百姓將永遠擁有那地。當時的局勢很明顯,這地即將落入巴比倫的手中,耶利米在神的感動之下,過去一直就在傳講這樣的信息。現在,這位先知體會到自己所面對的困難,就在禱告中,把這件事對神述說了。
神對 仆人的回答,可以分成四段,就記錄在本章所研讀的經文內。其中第二段最崇高,談到的乃是,耶和華明確的豫告並描述,將來 要用甚么方法實現 的旨意。 的話中最重要的真理,是在本章所引用的這兩節經文裡。「當那日子,那時候,我必使大衛公義的苗裔長起來; 必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義。」這就是促成複興的方法。「在那日子猶大必得救,耶路撒冷必安然居住,她的名必稱為『耶和華我們的義』。」這就是複興的結果。
讀這兩節經文,我們立刻就可以聯想到,過去研讀過的類似詞句。那時先知是在斥責在上執政掌權的人,包括宗教上以及政治上的領袖,也包括國王與先知。在那裡我們所讀到的,差不多是一字不易。上次,先知傳這信息時,距他目前被囚的時刻,已經有七年之久了。此刻,尼布甲尼撒的大軍已困住了耶路撒冷。再看一遍他七年前的話︰「耶和華說,日子將到,我要給大衛興起一個公義的苗裔。 必幸王權,行事有智慧,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義。在 的日子,猶大必得救,以色列也必安然居住; 的名必稱為『耶和華我們的義』。」這兩段經文相似之處,在于所豫告的內容同是複興的方法和結果。不過,這兩段經文也有差異之處。其差異之處,乃在于強調方法和結果之間的關系。早先的豫言,他用的詞句是︰「 的名必稱為耶和華我們的義。」后來的豫言,他用的詞句是︰「她的名必稱為耶和華我們的義。」前者,這個名稱是指那位王本身;后者指的是 所管理的這座城。所以,當「耶和華我們的義」指的是那位王時,所啟示的乃是複興的方法。當「耶和華我們的義」指的是那座城時,所啟示乃是在 管理之下,這座城所要產生的結果。
我們暫且不要管「苗裔」這個頭銜,也暫且不要去管這個苗裔和大衛家的關系。我們要從比較寬廣的角度,來思想這段經文的教訓。首先要思想的是這位王用以實現複興的方法;其次要思想的是這座城複興以后的結果。這乃是在描述神一直不間斷的工作,借著審判、管教,最后得以建立符合 旨意的秩序。
「耶和華我們的公義」
首先,我們要思想早先所用的那個名稱,耶和華我們的公義。這個名稱可以譯為「耶和華我們的公義」,也可以譯為「耶和華是我們的公義」。這兩種譯法其實是解釋,而不是翻譯。事實上,這個名詞本身所表達的意思就非常清楚。這不是一個句子。「耶和華」這個偉大的名稱,乃是神用以將自己啟示給人的名稱。而「公義」這個詞本身就表達了它的意思。「耶和華我們的公義」這個名稱,最重要的意義乃在于它啟示了神作這事的方法。
正如我們前一章所討論的,這個宣告是發生在耶和華對耶利米的第二次的回答中。讓我們很簡單的回顧一下當時的光景。耶利米在那個黑暗的時刻裡,順服神對他的感動,買下了那塊地。可是,現實的環境叫他不安,他的裡面有著相當大的困難。于是,他把心中的問題,他裡面的難處,都對神傾述。他把自己對信心的質疑,對自己的懷疑都述說出來。于是,神第二次對他作了回答。「耶和華的話第二次臨到耶利米。」很清楚,這一次的回答是針對耶利米心中的難處。請看這句話︰「你求告我,我就應允你,並將你所不知道,又大又難的事指示你。」這幾句話表明了,耶和華了解這位先知當時心中的光景。這怎么可能?這塊地很快就要被交在外邦敵人手中,外邦敵人就要占有這地,這地即將荒涼、廢去,怎么可能有複興?先知心中的問題是那些墮落的百姓,他們實在墮落得太厲害了。四十年之久,耶利米以貫頂雷轟的聲勢、以哀歌,宣講耶和華的話。可是他們還是拒絕,還是背叛,還是偏行己路,越陷越深,越往黑暗處墮落。他的問題是,一個如此敗壞的百姓,一塊如此荒涼的地,怎么可能有複興呢?有甚么方法能夠使它再複興?本章我們所要討論的,就是神對這問題所作的答複。
在深入研究 的答案以前,我們先看看這個信息的次序。在這信息中,我們首先看到的是,神描述 要實現的複興之過程。其次,也是這信息的中心,我們看到了神的宣告, 所宣告的,乃是有關即將促使複興成為可能的那些事實。最后我們所看到的,是神在這敗壞的百姓中所作的事,這些事正可豫告複興的事實。
有關複興的過程,乃是如此描述的︰第一,重造之前,要有毀壞;第二,要有屬靈的喜樂,必先有道德上的潔淨;第三,這個屬靈的喜樂,要帶來物質的繁榮。
我想,這一章教訓的重點,大致說來就是如此。
重造之前,要有毀壞
先知問︰這樣敗壞的百姓,怎能有複興?我買這塊地有甚么用處?我是憑信心這么作的,但是這地怎能複興昵?神的回答首先宣告, 要以迅速臨到的審判對付這些百姓,所以必會有毀壞。但是毀壞的目的是為了建造。先拆毀,接著才有建造。
在神回答的內容第一部分,我們面對了神的方法。在 對這世界上所有的人之審判中,在 對列國的審判中,從狹義的「審判」,也就是管教、懲罰、災變等這些事看,審判的目的乃是為了醫治。神宣告說, 要臨到,要通過迦勒底人的軍隊,使這城降卑。 說,雖然他們已經築起高壘作為防御,但是這只不過像淺溝,要拿他們的死尸來填滿。可是,就在接下去的那一句話中, 接著又說,「看哪﹗我要使這城得以痊愈安舒,使城中的人得醫治,又將豐盛的平安和誠實顯明與他們。我也要使猶大被擄的,和以色列被擄的歸回,並建立他們,和起初一樣。」如此,在即將臨到他們的敗壞中,至少在這位先知心中已經看到一絲亮光,看到了神的旨意、神的目的。這個方法很激烈、很可怕,但這是為了建造、為了複興,所必須作的豫備工作。
複興要有道德上的潔淨
第二,實現複興的過程,乃是要有道德上的潔淨,這樣才可帶來靈性上的喜樂。 對那些人宣告, 要臨到他們,除淨他們的一切罪,又赦免他們一切的罪。接著 又立刻說,這城將要再有歡樂的聲音、快樂的聲音、贊美的聲音、感謝的聲音。城裡不再有哀歌,有的乃是歡樂的聲音。道德的潔淨,目的是為了屬靈上的喜樂。這裡我們又看到有關神要使複興實現的過程之啟示。這就是先在生命的源頭作那潔淨的工作,使人的生命更能充滿歡喜與快樂。聖經的啟示如果教導我們甚么的話,那么最重要的一個是教酬我們, 對人,對全人類的心意,乃是要他們有完全的快樂,豐盛的喜悅,不間斷的歡娛。我這裡所說的聖經的啟示,包括了神所啟示的一切,記在聖經內的一切。從頭到末了,聖經中充滿了眼淚,人類的子子孫孫也是充滿了愁苦。他們走過的,是陰暗的路徑,是漆黑的道路。但是,我們如果順著聖經的啟示,一路讀下去的話,最后我們必可看到一個終極的真理。這真理先在先知的著作中出現,后來又在拔摩海島,在那清晨的時刻,再一次向約翰顯示。這真理就是神要擦掉人類眼中的眼淚,一切憂傷、嘆息都要成為過去,不再出現。人的歡喜、人的快樂、人的嘻笑、人的歌唱、人的娛悅,將永不消失。這乃是神對人類的心意。但是,要取得這屬靈的喜樂,生命必先得到潔淨。生命的潔淨必須從源頭、從根本、從構成人類生命的基本要素︰知、情、意著手。這樣,生命就可以成為喜樂,可以成為歡欣。
這樣,我們在這裡先看到的乃是為了要建造,在破壞之時最先用的方法。我們看到為了要建造,必須先拆毀;接著我們看到有關這個中心、不搖動的真理之啟示,那就是罪的得赦免,過犯得除去。這也就是生命源頭得著潔淨,這樣人的生命就可以充滿歌唱,充滿喜樂。
複興要帶來物質的繁榮
這個啟示最令人驚訝之處,就是它還宣告,這樣的屬靈的喜樂,乃要帶來物質的繁榮。這是最后的一個重點。就是說,國家得到了潔淨,國民在道德上得到了潔淨,他們就可以充滿屬靈的喜樂。而他們充滿了屬靈的喜樂以后,就可以得到真正的物質繁榮。牧羊人要再出現,帶領他們的羊群,數點它們,對它們說話;而這座城本身也要再一次充滿物質的繁榮。這個次序真是令人矚目。這乃是公義複興的不變方法。往往我們都想用物質的繁榮來達到複興。但是神的著手方法卻不如此。 開始的方法,乃是先破壞那些邪惡的東西,然后借著潔淨人性道德,以帶來靈性的喜樂。而一旦人生命中有了靈性上的喜樂,這個人生命中的一切潛能就可發揮到最大的極限,結果就帶來真正永恆的物質繁榮。有時候,沒有道德上的潔淨,也可以有物質的繁榮,只不過這樣的繁榮不能持久。歷史上,有許多實例可以印証這點。十九世紀末英國的威靈頓公爵在討論教育製度時,說了一句語重心長的話︰「如果你教育這些孩子,卻沒有帶領他們的宗教信仰,那么你只訓練了一些聰明的魔鬼。」你也許覺得,這句話太重、太粗。但是事實呢?這話乃是先知性的聲音,說這話的人,對人的本性有充分的理解。如果在對付生命外在的東西之前,不先對付人生命裡面的靈性上的中心,那么再美的園子也將再度變成廢墟。惟有借著道德上的潔淨,才可叫人的生命充滿無窮的喜樂。這樣人才可以創造一種物質的條件,以帶來真實而持久的物質繁榮,並帶來持久不斷的平安。
促成複興的原則,乃是公義
第二點,這裡也宣告了一些中心事實。神告訴 的仆人,為了要達成複興的旨意,應該把人類歷史中的那些事放在中心地位。「當那日子,那時候,我必使大衛公義的苗裔長起來, 必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義。」就如同早先的豫言, 的名字稱為「耶和華我們的義」。在目前這段豫言,這個名稱乃是指耶和華管理下的這座城。這裡,我們就面對了一個中心事實︰促成複興的原則,乃是公義。促使這個原則運行,並發出力量的,乃是神自己的力量,乃是公義的耶和華之力量。不只是神本身是公義的,這是當然的事實。 的態度也是公義的。就是出于 的公義,所以 才自古不斷把自已啟示給古時的人,對人的生命說話,關心人的生命,參與人的生命,幫助人的問題,親身對付困難,降卑自己、一直到最根基的部位,然后 可以再從那根基著手,穩定、堅決的建造,直到把最頂端的石塊安置上去,讓人可以高聲歡呼︰愿恩惠歸與它。
公義乃是叫複興得以實現的原則。這個詞乃是一個古老的詞,傳道人常常提這個詞;在聖堂中,在教會裡,這個詞常常被提到。可是,往往我們都必須再回去,重新思想這個詞的意思。因為對這個詞聽的次數多了,反而會忘記它原來的意義。所以我們還是從頭想起。公義一詞英文是righteousness,這個字最基本的構造是right,意思是「對」。只有這么講,還不足以說明聖經中有關「公義」的意思。要說明聖經中這個詞的意思,我必須先引用一些字詞來對照。「公義」就是真理。我們說某一個東西是公義的,乃是指這東西的事實本相。罪就是說謊,過犯就是歪曲事實,罪孽就是偏離了真理的正道。公義就是真理,就是事實,是不可缺的、實際的事實。基本上,這樣的真理存在神裡面,但在應用上它又是論到與人有關的東西。所以,我們說到某人最公義之事,那就是那個人應該把它公布出來的事實,雖然這些事實可能已經被扭曲了。當公義在一個人的生命中發生功用之時,這個人的歪曲悖謬就會被彰顯出來。這也就是基督教信仰中有關「認罪」的意思了。這裡我說的「認罪」,不是指對別人承認自己所作的,而是指認罪本身。這也就是為甚么一個人認了罪,立刻就會有離罪的事實出現。認罪不是對別人承認自己的罪,而是對自己的心說,這事是罪﹗這樣的事一作完,公義就在罪的裡面發動作用,因為事實本相已經被宣告了。神乃是事實本相的神。在 面前,永遠都是真理,都是不能隱藏的。一個人也許可以在別人面前裝作另一類的人。可是公義卻認識他,衡量他,宣告有關他的事實真相。公義乃是衡量的標準,一切的歪曲悖謬都是借著它而被揭發的。公義在實際的運用上,乃是顯明人的扭曲。然而,人怎么知道那是扭曲的?乃是要靠著真理來對比。所以,說謊乃是和真理相敵。說謊之所以為說謊,乃是因為它與真理相敵。真理乃是你藉以發現說謊的標準。
聖經啟示──有關公義的意思
這還不完全包括聖經所啟示,有關公義的意思。我個人以為,除了聖經所啟示的以外,關于公義再沒有甚么話好說了。我想,自然界的法則,所能啟示的,也不能超乎以上所講的這些。如果你觀察自然的法則──我必須小心,因為我在這方面不是內行,所以不能講得太肯定──不過,按照我自己對自然法則的觀察,我認為從這些自然法則裡面,我們可以發現同樣的要素。違反自然法則,就是死亡。這就是真理,這就是公義,這就是自然法則。但是聖經所啟示的公義,比這個還多一點。在聖經啟示中,公義不止是真理。我確信,在聖經啟示中,公義在與神的關系上,就是愛;不是違背真理,不是和真理相抵觸,而是與真理相配合。也許,最好的例子乃是我們的主在受浸時,對那位希伯來人最后一個先知所講的話。很可惜,這句話在被引用之時,往往不夠慎重。 說︰「你暫且許我,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。」如果我們看 的受浸,只不過像其他的人一樣,只是順服先知的聲音,那么,「盡諸般的義」就只不過是順服先知的聲音吧了﹗但是,如果我們看 的浸禮,是公開與罪人認同,也豫表 未來受苦的浸,並且藉此救贖犯了罪的人類,那么我們就可看到有關公義的新的啟示了。「我們理當盡諸般的義。」神裡面的公義不單單是真理的標準,不單單是藉以衡量人的準繩,也不單單是擺在人面前,作為人行動所依循的標竿。在神裡面的公義,是沒有辦法安息的。盡管人不符公義,盡管人有罪,盡管人有過犯,但是在神裡面的公義總是要想出一個方法,叫那迷失的人可以歸回。在神裡面的義是愛,也是真理。這是原則裡面充滿了愛心,這愛心受原則的節製,兩者互相配合。公義是真理又是愛,所以,所定出來的秩序既是真理,又是愛。一個人生活在公義裡,他的一切乃是受真理和愛的節製。在神的國裡,社會的秩序乃是每個人都是真實的,但也都是滿有愛心的。他們一切行為的法則,乃是裡面的愛心所激發的。公義的規范是在神裡面。在人裡面的公義,其規范乃存在于神裡面。人有多敬虔,乃取決于他裡面的公義。一個人有多敬虔,乃要看他受愛心支配有多少,他在真理上的表現有多少。耶路撒冷要再被造,但這並不是一種表現的工作,也不是腳痛醫腳,不是只有在外表上重建,卻任其根基腐爛;並不是只有粉刷牆壁,而不補裂縫或破洞。首先要有拆毀,一直拆毀到根基。每一樣邪惡的東西都要被除去。到了那時候,百姓的心裡就有道德上的潔淨,就創造出了屬靈的喜樂,充滿了朝著新方向奔跑的力量。這樣,物質上的每一樣東西都要把潛能發揮到最極至。換句話說,這裡面的中心事實乃是公義。這個公義通過神自己而運行,因為耶和華是我們的公義;規范取代了漫無法規。在聖經裡面,關于這一點,再沒有講得比以賽亞的豫言更妥切了(賽63:1 -6)︰「這從以東的波斯拉來,穿紅衣服,裝扮華美,能力廣大,大步行走的是誰呢。就是我,是憑公義說話,以大能施行拯救。你的裝扮為何有紅色,你的衣服為何像 酒酢的呢。我獨自 酒酢。眾民中無一人與我同在。我發怒將他們 下,發烈怒將他們踐踏。他們的血淺在我衣服上,並且污染了我一切的衣裳。因為報仇之日在我心中,救贖我民之年已經來到。我仰望,見無人幫助。我詫異,沒有人扶持。所以我自己的膀臂為我施行拯救。我的烈怒將我扶持。我發怒, 下眾民,發烈怒,使他們沉醉,又將他們的血倒在地上。」
可能已經有人心裡在說,這段經文好可怕。這段經文所描述的,真的是神嗎?請接著往下讀︰「我要照耶和華一切所賜給我們的,題起 的慈愛,和美德,並 向以色列家所施的大恩,這恩是照 的憐恤和豐盛的慈愛賜給他們的」(賽63:7)。
我們看到的是神在拆毀,衣服上面都濺了血。但是結局又如何? 在公義中行走,大有能力可以拯救,在 定的新秩序中,憂傷和嘆息遠離,再也沒有他們的分。道德上的潔淨帶來了靈命上的喜樂,這個喜樂最終就要表現在那至高的物質的繁榮上。在我們引用的這段經文中,先知就把這個過程啟示了出來。有一位王即將臨到,這位王又是一個祭司。 將坐在大衛的寶座上, 要執行祭司的職分。 既是君王,又是祭司。
新約聖經啟示
翻開新約,我們就可以看到這一位。我們看到,在那可怕的最后時刻中, 所受的痛苦, 所經歷的奧秘。我們聽到彼拉多在迷惘不解中所說的那一句話︰「你是王嗎?」 的回答乃是︰「你說我是王。我為此而生,也為此來到世間,特為給真理作見証。」這就是公義的一個因素。
然后,他們脫去了 的衣服,分 的內衣,以 為王來戲弄 ;帶 出去,進入 受死的奧秘中。看哪﹗這位大祭司,為了愛的緣故, 降卑自己,去對付那苦 和邪惡,除去那邪惡的組織,使人可以得著道德上的潔淨,創造出那種屬靈的喜樂。這就是在人類歷史中出現的「王和祭司」。 既是真理的王,又是愛心的祭司;同時 是真理的祭司,又是愛心的王。
最后一點,我希望讀者注意一個事實︰按照先知的豫言,這名字是指那位王,但是這名字也是指那位王所擁有的那座城。「她的名必稱為耶和華我們的義。」這裡所指的,是經過了那個過程以后所帶來的結局。那一位「王和祭司」的名是「耶和華我們的義」,在 治理之下,那一座城要成為真理和愛的所在。因此,現在這座城就可以叫作「耶和華我們的義」。當耶利米在被圍困的耶路撒冷執行他職事的時候,以西結在被擄去的巴比倫地之迦巴魯河邊,也正在執行他的職事。以西結豫言中最后的那幾篇偉大的信息,都是論到複興以后的耶路撒冷,以及重建以后的聖殿。在用詩歌生動的描述了那城和那殿以后,他在結束他的豫言時,如此宣告︰「從此以后,這城的名字,必稱為耶和華的所在。」這名稱包括了耶利米給這城市所取的名字︰耶和華我們的義。因為這位王以 屬靈的力量,居住在這城裡,管理這城,這城必回應 的統治,就會變得像 自己。那時,這城必充滿真理、必充滿愛。因此這城的名字,就必如同 的名字︰耶和華我們的義。
這城既是王以祭司的愛所贖回,又是祭司以王的身分用真理來統治,所以在所建立的秩序,所恢複的榮美上,就必反映出這位「王和祭司」的榮耀。在這城裡,他們一向最關心的,乃是道德的潔淨,結果,就有那豐盛無比的屬靈的喜樂。而從那自由、豐盛的生命,就可產生物質的繁榮,並且都是按著真理、照著愛心來擁有、來分配、來分享的。如此,先知的問題就得到了回答︰這個複興是要靠神公義的作為來達成的。
最后的應驗還末臨到。按字面,照實際的光景來看,耶路撒冷還沒有完全重建起來。猶大從來沒有經歷過這裡所描述的光景。以色列也還沒有按照先知所豫言的,和猶大共同和平存在。但那苗裔已經長起來了,那位「王和祭司」已經出現了。神穩定的、安靜的、不間斷地朝著那目標前進。
在結束本章以前,我要引用兩段新約的經文,這兩段經文和我們在本章中所思想的主題,有很明顯的關系。這兩段經文可以啟發我們,讓我們知道自己應該有甚么樣的態度。
第一段我們要讀的,是出自新約中那本奇妙的、倫理的、實用的雅各書︰「弟兄們哪,你們要忍耐,直到主來。看哪,農夫忍耐等候地裡寶貴的出產,直到得了秋雨春雨。你們也當忍耐,堅固你們的心。因為主來的日子近了」(雅5:7-8)。
我們常常按耐不住,焦急的探問。出于信心,我們真想提出這樣的問題︰還要多久?主阿,你的國度還要多久才可臨到,才可建立?這裡提供的答案是︰農夫正忍耐等候地裡寶貴的出產。
再讀彼得在他第二封書信中所寫的一段話︰「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,有人以為 是耽延,其實不是耽延,乃走寬容你們,不愿有一人沉淪,乃愿人人都悔改。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。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,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,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。」 還要再來一次,那位從以東的波斯拉來,穿紅衣服的, 以大能行走,要摧毀一切應摧毀的, 要以可怕的能力拆毀各種形式的暴虐。「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銷化,你們為人應當怎樣聖潔,怎樣敬虔,切切仰望神的日子來到。」 《摩根解經叢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