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利米書第十一章

神的代替品(耶10:1 -11:17)

讀經︰王下23:3-24;代下34:31-35:19;耶10:1 -11:17

「你們要對他們如此說︰不是那創造天地的神,必從地上從天下被除滅」(耶10:11)

背景

約西亞王在那次盛大的逾越節慶典之后,又統治猶大十三年,在聖經的記錄中,對這些年間的光景如何,很少提及。

找到了那本律法書之后,立刻產生的一個結果是,王全心全意立約,要遵守、要實行寫在那律法書上一切的話。記錄這段歷史者寫道︰「眾民都服從這約」(王下23:3)。歷代志的作者則寫道︰「(他)又使住耶路撒冷和便雅憫的人,都服從這約」(代下34:32)。

王和百姓在發現這本律法書后立了這約,接著王又進行一項更激烈的措施,就是壓製拜偶像的事。從外表上看,他的措施是成功的,至少是在一段期間內相當有效,因為歷代志的作者宣告說︰「約西亞在世的日子,就跟從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,總不離開」(代下34:33)。

不過,顯然的,拜偶像之事並沒有完全被壓製。在約西亞執政的晚年,全國性衰敗的傾向還是繼續著,甚至王自已也有一些耍弄政治權謀的情事,最后,他自己甚至在戰場上陣亡,而本是不必他親自上陣的。

耶利米書10章;11章;12章的豫言,都是和這個時期有關的。第一段是與拜偶像的事有關。從他所用的話裡,我們似乎可以看出,他的信息是為配合清除偶像的運動而發的,目的是為王的行動辯護,助王一臂之力。這一段經文就是10:1 -16。第二段的一個特色是有點突如其來。其內容包括︰突然發出的,有關審判的豫告,百姓的哀號,以及先知痛苦的呼喊。這一段是從10:17起,到10:25結束。第三段是講到一個被破壞的約,說到他們祖先所犯的罪,他們的兒女也犯。這段經文是11:1 -17。最后一段是講到先知受苦的事,也論到耶和華如何加給他力量,使他繼續從事他的職事。

本章我們所要討論的是第一段,論到偶像的那些信息。我們要循著一個主題來發展,就是先知把偶像和神加以對比的事。

人能夠失去對神的感覺,但無法除掉需要神的那種渴望。結果,他們就去找別的代替品,來填補神的位置,也就是以假神取代真神。我們要認清,人製造偶像,乃是因為他失去了對神的感覺所帶來的結果,不是人先造偶像,才離棄真神。對神不忠心,導致人茌黑暗中走,使人看不到神,但是他心中對神的需求卻仍然存在。首先是人對神不忠,接著走入黑暗中,然后他們才為自己造製偶像。這就是猶大的故事。類似的故事,也在人類歷史中不斷的重演。

在耶利米的信息中,他很生動的把假神和真神加以對照。其中所含的信息,是具有永久性質的。因為隨著時代改變,假神的形式也會有改變,但偶像的基本性質卻從不改變。

我們要從耶利米的教訓中,以三個角度來看,就是它的起源、它的本質、和它的價值。

偶像的起源

假如你允許我的話,我要說,在整本聖經中,論到偶像的事,除了以賽亞以外,其他沒有任何比這段經文更精彩的了。很可能,耶利米的這段經文,有部分是引用自以賽亞書也說不定。

論到以偶像取代神的地位,耶利米只舉出一個例子,不過,這個例子在這段經文中,出現了兩次。他首先提到的是樹,被砍伐下來的樹。第一點,這棵樹被砍伐下來,沒有生命了。第二點,匠人用他們的心思,把它造成某種形像。第三點,他們再用金銀把它裝飾了。最后,先知指出,匠人又用釘子、錘子,釘穩它,使它不動搖。

稍后不久,在繼續論這個題目時,他談到了列國的智慧人,並把他們與神相比,那時他提到了一句話︰「偶像的訓誨。」開始時,他說到偶像,用的是複數的名詞,但接著他就改成單數,顯然是要專指某一個偶像。他說,「偶像不過是木頭。」「偶像的訓誨算甚么呢?偶像不過是木頭。」它們只不過是木匠、銀匠的手所作出來的工作。木匠先將木頭 成某種形狀,銀匠從他施進口銀子,從烏法進口金子,作成紫色、藍色等衣服,穿在那木頭上。讀這段經文,不可避免的,你一定可以感覺到這位先知那種嘲弄的味道。

讓我們想象一下,先知所描述的匠人工作時的情形。首先,把樹砍伐下來。要造偶像,必先使那棵樹失去生命。然后,他們把那沒有生命的木頭,鑿成形狀,加以裝飾,穿上衣服,又用釘錘把它釘穩,以免它動搖。我們看到的是造偶像的過程,現在我們來看看作這工作的人。他在作甚么?為甚么他在作他手中的工作?我看到他在鋸、刻木頭,造出形狀,我看到他給木頭加上金銀的裝飾,我看到他用錘子、用釘子把偶像釘穩,免得它跌倒。我看到他給偶像披上紫色、藍色的袍子。他為甚么作這些事?

原來在那個人的心裡,有著一份人類內心最大的渴望、最大的需要、最逼切追求的。他這樣竭力製造作偶像,只是嘗試滿足他本性中的那個渴求。他所造出的是比他劣等的東西,並要藉此安撫他內心最深處的那種呼號。雖然幾千年已經過去了,雖然猶太人不再去拜那有形的偶像,雖然基督徒也不拜那物質的、肉眼可見的偶像,但是我還是可以看到「偶像」很真、很近,就在我們的周圍。我看到,人還是想用物質,想用悟性上的技巧,來回答、來滿足他裡面那種屬靈的需要,那種深沉的呼喊,這就是製造偶像。

耶利米經常把這些偶像和神加以對比。惟耶和華是真神、是活神、是永遠的王。正如他在稍后說的,耶和華是「造作萬有的」。至于偶像呢?它是被砍伐下來的木頭,是用木頭造作成形狀,是在木頭上加上了金、銀的裝飾,是在木頭上披上了紫色、藍色的袍子,是用釘、用錘子釘牢穩的木頭。神是萬有的王,神是從永遠到永遠的王。神是造作者、是塑造者、是建立者,人用來造偶像的那些木頭、金銀、紫色藍色、釘子,一切的一切,都是 所造的。請記住這對比。偶像是被造作的,神卻是造作萬有的。它們是被造的, 卻創造主。偶像比人低、比人劣,並且永遠是如此;神卻永遠比人高、比人好。

偶像的本質

現在我們要來看看,在這位先知的教訓中,這些用來取代神的代替品,具有甚么樣的本質。關于這一點,這位先知所講的第一句話是︰「它好象棕樹,是旋成的。」這句話很難譯。有的英文譯本,加上這樣的邊注︰或作「它們是瓜田中的柱子」。這樣的譯法,我們就可以看出,原文有多難理解了。不錯,這裡先知的意思是甚么,我們不能很正確的加以斷言。不過我從「巴錄書」(The Book of Baruch)找到了一條線索。巴錄書中,直接引用了這段經文,巴錄所在用的詞句,譯出來是︰「它們就像瓜田中(嚇鳥用)的稻草人。」我不敢太過武斷,不過我相信,巴錄的讀法,可能就是耶利米口中所說出來的話。這樣的讀法,完全符合這段經立的思想。稍后,他又說到那些偶像「都是巧匠的工作」。這句話,一方面表示了它們的低劣,另一方面也在譏諷那些製造偶像的人。

論到偶像的本質,先知最后講的一句話是,偶像「其中並無氣息」。我個人認為,在聖經裡面所有的豫言中,再沒有任何一句話更能完整的、深入的、全盤的、形容偶像的本質。這句話也滿有譏諷的味道,並且對于偶像的本質,有著極具啟發性的暗示。

所以,我們可以把偶像的本質,綜合總結起來了。首先,偶像是可憎的,就像瓜田中的稻草人。第二,偶像是附屬性的,因為它是人手所作成的巧工,所以它是附屬于那造它的人。第三,它不會反應,因為它裡面沒有氣息。

你可以把最好的樹砍伐下來,鋸、刨、雕,作成一個人或一個神的外型,給它加上金或銀的裝飾,給它披上紫色或藍色的袍子,用釘子、錘子把它釘牢,免得風一吹把它吹倒了。然后,把你的頭放在它的胸前,看看你可以不可以感到它胸部的起伏,它是不是有氣息。它裡面沒有氣息。

這裡我們還可以看到另一個對比。神之所以叫人敬畏,叫人有責任感,可以使人倚靠,最主要是因為在 裡面有氣息,在 裡面有靈,在 裡面有生命。偶像是死的,沒有位格的。我特別加上「沒有位格的」,這是有原因的。有些偶像我們實在不能說它們是死的。從某些角度看,它們是活的,但不是有位格的。它們對個人的痛苦,對個人的哀樂無動于衷。神是活的,神是有位格的。雖然人用盡心思,絞盡腦汁,想要說明但說明不清。不過,神是有位格的。認識 的人,可以與 同活,與 交談,與 同行,可以了解 的心意,可以取用 的智慧作自己的指引,可以汲取 的力量去完成工作。我們可以作這一切,而絕對不會傷害到另一個和我們有同樣需要的人。這是一個奧秘,但這也是一個屢經試驗証實的事實,成千上萬信靠 的人,都可以如此同作見証。

偶像徹頭徹尾是虛假的,它是把木頭變成神,人用方法把它是木頭這個事實遮掩住了。他們砍下樹來,經過製作的程序,把它涂成原來所不是的東西。然后他們用金銀把它遮住,用藍色、紫色的衣服把它披上,最后讓人忘記,它其實是木頭,現在,人們所敬拜的偶像,號稱是神,實際上卻只是木頭一塊。所以,偶像是虛假。另一方面,活神卻是千真萬確的。否認 自己,就等于一切都不存在。 不能背乎 自己。它們是虛假的東西, 卻是真實的靈。

偶像有甚么價值?

現在我們要再問另一個問題︰這些偶像有甚么價值?先知從二方面來回答︰能力,知識,和影響。

1 關于偶像的能力,先知用兩句話來回答

第一,「它們……不能說話。」第二,「它們……不能行走,必須有人抬著。」

2 關于知識「偶像的訓誨算甚廢呢?偶像不過是木頭。」換句話說,偶像的訓誨、知識、和哲學,不過是死板板的木頭。

3 論到偶像所發生的影響

我們就觸及了一個最深沉的悲劇。偶像本身就是虛無,所以它們的工作實際上是欺騙。我說欺騙有點不大正確,應該說譏誚。它們在靜默不能說話之中,嘲笑著那些造它們的人。在它們不能說話的安靜中,它們等于在說它們輕視那些造它們的人。當人用自已的精巧手藝,為滿足自己靈命上的渴求,製造偶像;當人用自己的心思,想要應付靈裡的需要時,那不能語、不能走的偶像,本身對那些製造它們的人就是一個最大的諷刺,這真理也適用于人用來取代神地位的其他任何代替品。

偶像是不能回應的重擔,無論到甚么地方去,都需要人去搬抬。它們是虛無的,那些敬拜它們的人,自己也變成粗俗、愚魯。它們是令人失望的,所以使那些製造它們的人蒙羞。銀匠不但因他們所造的偶像蒙羞,更糟的是,他們不但蒙羞,實際上他們都要絕望。

在這一章裡面,因著神的啟示,我們對偶像的這些問題就看得格外的清楚。神本為大, 的名有大能大力。神是真神,是活神,並且 的聲音可以傳達給人。神造作萬有, 的作為永不休止, 是一切經歷的終極實體。

在偶像與神之間,有著絕對的差異︰偶像必須有人抬著,而神卻是抬舉人的。這個真理,耶利米在這裡教導我們。不過如果你要讀有關這真理的最清楚的教導,就必須去研讀以賽亞的豫言。人造偶像,他還必須抬自己所造的偶像。但是,神造人,神是抬舉 所造的人的。這就是真宗教和假宗教之間的差別,這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原則,假宗教乃是必須由你去抬、去背負的宗教。對某些人而言,基督教也是偶像,因為他們把基督教當作重擔來抬、來背負。真宗教乃是可以背負你,可以擔當你的問題,可以加給你力量,可以高舉你的宗教。偶像是屬地的,是在天底下的;然而神是在天上的,這地是屬 所有的。偶像在默默地嘲弄人;然而神是 百姓的分。偶像會毀壞;然而神卻永遠長存。不但這樣,那些信靠 的人,是屬 所有的,所以他們也必不被毀壞。

大致上來講,這一章的內容,我只限于探討經文本身,我們有思想這段經文中的意義。我猜讀者中,可能有人心裡在想,這篇信息是多余的,對我沒甚么實用的價值,因為我現在不拜偶像。今天人不去砍伐下樹木,以它製造偶像。不過,在屬靈感覺上敏銳的人看來,實質的意義,和表達這實質意義的方式之間,有著差別。從這個角度看,拜偶像的事實今天仍然存在,雖然今天人們己經不再以過去那種方式來拜偶像,但人們還是不斷以不同的代替品,來取代神的地位。

甚么叫作神昵?

對人而言,甚么叫作神昵?凡是人全心敬拜的對象就是神,不管這對象是甚么,也許是有生命的、也許是無生命的;也許是心靈上的、也許是感情上的。不管對象是甚么,只要是那人敬拜的對象,它就是那個人的神。

敬拜又是指甚么?

那么,敬拜又是指甚么?我們還是從最簡單的來看。英文worship這個字原來的寫法是由兩個字合在一起︰「價值」,「回應」。敬拜是甚么意思?就是人向那一個值得他尊敬、值得他服事的人,表達他的尊敬和服事。所以,我想要知道一個人敬拜的對象,就必須去查查看,他所尊敬的對象是甚么,他所服事的對象是甚么。因為有些人,可以把神的名經常掛在嘴唇上,卻從未曾真正敬拜過神。記得北國被擄之后,那位精明的巴比倫王,從外地把百姓移進北國。結果如同?他們很迷信。他們經常恐懼,怕當地的神會找他們的麻煩,所以他們就向耶和華築壇。聖經說︰「他們又敬拜(中文聖經作『懼怕』)耶和華,又事奉自己的神。」他們一方面向耶和華築壇,又一方面事奉他們自己的神。他們真正的敬拜不在于他們所築的壇,而在于他們所尊敬、所事奉的對象。這是永不改變的原則。

今天,實際上拜偶像的事還是到處流行。有人拜「權」,也有人拜「錢」,拜「瑪門」。或者更進一步說,拜「瑪門」就是拜「權」。拜「權」可能比拜「瑪門」大,但拜「瑪門」絕對不可能大過拜「權」。「瑪門」指的是金、銀、財富。當然,沒有人真正敬拜「財富」,他所拜的是財富所能作的事,就是財富所可帶來的權力。有人拜「美貌」,還有更多的人則拜「感官」的享受。這些都是拜偶像的表現。一個人若全心、全意、全力去追求、服事「權」、「錢」、「美貌」、「感官」的享受,他就是一個拜偶像的人了。他在敬拜,但他敬拜的是一個他為自己所造的神。任何人,如果作這樣的事,他就失去了對獨一真神的異象,不管他是甚么人,不管他講讀的是甚么信條,不管他參加的是那一個宗派,盡管人可以佩帶神的名號,可以自稱是基督徒,但是他的信仰是真是假,就必須看他所敬拜的對象,他所尊重、所服事的是甚么。一個人如果只有主日敬拜神,其余的日子卻在敬拜「權」、「美貌」、「感官」,他就是一個拜偶像的人。不但這樣,他明明拜偶像,又不肯全心去拜偶像,所以他是罪加一等。

現代用來取代神地位的那些替代品,都可以用耶利米的這段話加以測驗。耶利米的這話沒有經過細心的修飾,因為他所對付的是拜偶像的明顯表現,就是以物質造的偶像。今天拜偶像的方式,則比以前高明多了。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用耶利米的話,來衡量這些不同型式的現代的偶像,並且可發現,他的話真是正確。任何取代神地位的代替品,都是有限的,都是不能叫人滿足的,因為它們是人所造的,所以必然比人小。造神的人,當然比被造的神大,因此,他的神必然不能叫他的心滿足。那些「神」是死的,他不能和它們交通。在那患難的日子、在那迫切需要的日子、在那傷心欲絕的日子,這些偶像全然無用,因為它們裡面沒有氣息,所以沒有任何反應。這也正是保羅當日的感覺,當時他處身于流行各地的敗壞的哲學思想中,他處身于拜偶像的環境中,聖經說︰保羅「看見滿城都是偶像」。這個短句「滿城都是偶像」,也許不太能引起我們的注意,但這是真實情況的描述。雅典真是充滿了偶像,走在街道上,進入其中任何一個家庭,到處你都可以看到雕像,且都已被神化,當作神來敬拜。這些雅典人把人間所知的偶像都供奉了以后,又轉向其他的東西︰他們向「謠言」築壇,他們向「感觸」築壇,他們向「末識之神」築壇。保羅看到這一座城完完全全都交給了偶像,他心中極其激動,就站在亞略巴古當中,向他們說︰就如你們作詩的,有人說,我們也是 (神)所生的。我們既是神所生的,就不當以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藝、心思,所雕刻的金、銀、石。為甚么?因為你們既是神所生的,你們的神就必比你們大。而一切用來取代神的代替品,都是等而次之,比那些造它們的人小。

不論何處,人若在自己的知、情、意中,有某些代替品取代了神的地位,去尊敬它、事奉它,照它的指示去行,那么他是在為自己製造最大的痛苦,因為一旦試煉的日子臨到,他有迫切的需要、他有危急的掙扎、他有生離死別、他遭遇到任何痛苦的日子,這些偶像有甚么用?他用那么多精力去造成的偶像,對他有甚么價值?它們只不過是瓜田中的稻草人﹗所以,但愿我們都帶看一顆悔改的心,回到主我們神的面前。 《摩根解經叢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