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利米書提要

耶利米 眼為淚泉,愛的先知

先知名意︰耶和華使之高舉,拋扔

先知執事期︰ 一1~3;(王下廿二~廿五章;代下卅四~卅六章)

 約西亞時代20年 先知呼吁請求神使百姓悔改

   約雅敬時代11年 先知警戒百姓悔改回轉

   西底家時代14年 即將來臨的審判,恢複應許

大綱︰

   一、被擄前的信息20篇 一~卅八章

   二、被擄中的信息   卅九~四十二章

   三、先知在埃及的信息 四十三~五十二章

先知的特點︰

1. 創世前神的呼召,神已經認識他到可委任的地步 一5;詩一三九16

2. 未出母腹就分別為聖,單單屬于神,如同施洗約翰 路一15

3. 未出母腹就派作列國的先知,神按手他的口,賜話語能力,與主聯合。先知自認年幼,未準備好。

4. 先知有十次禱告,是為神哀哭的先知。

神托付的信息︰消極的是拔出,拆毀,傾覆敵擋神的東西;積極的是建立栽植神的東西。兩個國度-魔鬼與神的爭戰,舊人與新人的爭戰。

神賜的異象︰

1. 杏樹枝︰神複活的能力,使神的話必成功 參民十七章

2. 從北而傾燒開的鍋︰災禍從北方的亞述,巴比倫而來,侵犯,掠奪,掌握本卷異象的靈意。(1) 池子(二13),敗壞的根本是離棄神活水的泉源,任意妄為依靠自己的能力智慧勞苦作工,卻徒勞無益,神不悅納。人類第一個罪是任意妄為。

(2) 葡萄園(十二10),教會是神的葡萄園,除了結生命果子,別無用途(約十五章;結十五章)。教會的領袖不遵神命,踐踏神盡心培養的果子,引教會走向世界,必受刑罰。

3. 腰帶(十三1~11),信徒緊貼神身如腰帶,離了神要枯干,腐爛無用。離開的原因,是生命浮淺產生驕傲(約十五5)。

4. 酒滿壇(十三12~14),屬世的宴樂占滿心,使靈裡昏暗,遭神滅絕。

  5. 旱災(十四2~5),生命枯干,離棄活水的泉源,被仇敵征服而蒙羞。

6. 窯匠摶泥(十八1~4),信徒在神手中順服,接受神的工作,若是不順服,必受虧損,另作用途。

7. 二筐無花果(廿四1~7),極好初熟的無花果是順服神的兒女,生命豐盛,一心歸向神,有認識神的心,心先歸向神,才能除去心中的攔阻帕子,而靈裡有光認識神(林后三16)。

  極壞的無花果,腐爛不可供應人,生命死涸,是不順服神的兒女。

8. 十七舍克勒銀子買地贖回(卅二9),是神救贖撒但俘虜的表記。十七是複活之數,一月十七日清晨主複活。

9. 法老宮門的磚石(四十三8~13),預示巴比倫滅埃及。

10. 不倒空的酒(四十八11~12),舊生命未經過十字架的破碎,新生命不能出來。

被擄前的信息二十篇︰

(二~三5) 神兒女的二件惡事︰離棄神活水的泉源,為自己鑿池子,卻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漏池。凡離棄神活水泉源的人,依靠人得二手貨,生命必枯干。主是葡萄樹,我們是枝子,支取主的生命汁漿長大豐盛。人靠聚會維持宗教活動,卻不去親近神,與神有活的接觸,造成生命枯死。神一再呼召 的兒女歸向 ,親近 的人, 也必親近他,且能順服 ,抵擋魔鬼(雅四8)。

  (三6~六章) 神對背道兒女愛的呼喚,叫他們承認罪孽,應許有一救主要牧養他們,雖然仇敵凶殘,卻不能越過神的范圍,撒但是神手中的篩子,藉此潔淨 的兒女。

  (七~十章)脫離虛假的聚會,改正行動作為,對付罪惡,在心靈與真實裡敬拜神,就是為主而活。

  (十一~十二章)神兒女毀約帶來咒詛,回憶以往神帶領他們出埃及,脫離魔鬼的權勢,現今竟不聽從神的約,隨從自己頑梗的惡心去行,惹動神的怒氣,自作自受,雖呼求神也徒然。

  (十三章)離棄神而獨立,遭被擄,靈裡昏盲。

  (十四~十五章)離棄神,生命枯死,失去神的同在,被擄的命運已經定奪。

  (十六~十七18)被擄的悲哀,呼求神作避難所。

  (十七19~27)呼吁安息在神的手中,向己死,向神活,分別為聖單單屬于神。

  (十八章)信而順服的呼召,敗壞背離神的國,建立順服神的國。

  (十九~廿章)裡外之火焚燒先知,又焚燒神的兒女,頑梗到底還是不悔改,將神當作平常,結局悲慘。

  (廿一章)生命與死亡之路的選擇,順服神手中的懲罰工具巴比倫王存活?還是逃亡而死?

  (廿二章)數算猶大王室之罪,違背律法的都是罪。

  (廿三1~8)趕散殘害羊群的牧人之罪,為己權益不惜犧牲羊群,分門別類,遭神棄絕。

  ( 9~40)先知為己利益妄自發預言,引導百姓走入岐路,遭神反對。

  (廿四章)呼吁民一心歸向神,如同極好的無花果,有認識神的心,一心歸向神,順服神服在巴比倫王的權勢下受管教。認識神的秘訣是一心歸向神(林后三16)。

  (廿五章)呼吁離開惡道,與神同住,被擄七十年的命運已定。

  (廿六章)再次呼吁各人回頭,離開惡道,改正行動作為挽回神的怒氣。

  (廿七~廿八章)呼吁順服神手中的篩子巴比倫王。

  (廿九章)先知寄信去被擄之地,勉勵他們順服七十年,末后必有指望,專心尋求 的就必尋見,神不拒絕任何一個到 面前去的人。

  (卅~卅三章)管教的目的是為了拯救,拆毀是為栽植, 所疼愛的 必管教,被主管教的人有福了,主耶穌的死而複活必買贖 的教會,如同先知用十七舍克勒銀子買回了地。十七是複活之數,主在17日清晨複活。

被擄中的信息︰

(卅九~四十二章)傳達神勸告百姓投降巴比倫王,若不聽從逃去埃及必死亡。

先知在埃及的信息︰

(四十三~五十二章)先知被擄埃及,指明埃及地的逃亡猶太人必亡于巴比倫。外邦十國必遭審判。

  (四十六章) 主前605年,迦基米施之役,埃及敗于巴比倫。

(四十七章) 主前609年,埃及進攻非利士(王下廿三29)。

  (四十八章)摩押的傾覆。

  (四十九1~6)亞捫被擄。

  ( 7~22)以東的敗亡(參俄巴底亞書)。

  ( 23~27) 亞蘭國的災禍。

( 28~33)主前599年,巴比倫攻打亞拉伯的夏瑣,基達。

  ( 34~39) 以攔的結局。

  (五十~五十一章) 主前539年,巴比倫亡于瑪代波斯,遙指末后大災難世界的毀滅。

先知得力的秘訣──是禱告,支取天上來的能力。

本卷記錄先知十一次禱告︰

   (一6) 為傳達神的話語呼求神。

   (四10) 為民敗壞光景哀嘆。

   (十6~10) 稱頌神的偉大,眾人當敬畏神。

( 23~25) 求神從寬,行在 命定的道路中。

   (十二1~4) 求問神惡人為何亨通。

   (十四7~22) 求神同住不離開,為百姓認罪哀求神施憐憫。

   (十五15~18) 向神訴冤,為忠心傳神的話遭凌辱,不想宴樂,痛苦不止而靜坐。

   (十七12~18) 求神醫治背道的病,拯救離棄活泉的惡行。

   (十八19~23) 求神管教敵擋的兒女。

   (廿7~13) 向神訴明裡外之火的追逼光景。

   (卅二16~25) 稱頌神的偉大與超越。 張向晨《聖經六十六卷》

新約裡的耶利米

前面我們所思想的,是耶利米對神的這一群特別百姓所傳最后的信息。耶利米書其余的部分還有︰巴錄的補注(第45章),耶利米所論有關四圍列國的信息集(第46-51章),和歷史的附注(第52章)。這些論到列國的信息,很可能是在他漫長職事中,許多不同的時候所傳講的,后來被搜集在一起。有趣的是,在七十七譯本中,這些信息排在25:13以后,並且信息的次序也不一樣。不過,我們不去思想這些信息。前面我們已經就耶利米書的一些重點,加以分析、默想。這一章我們要轉到另一個有趣的題目,作為本書默想的結束。

讀聖經的人都知道,聖經中的新舊約,其實是交織在一起的。這是從整體、一般性來看的。事實上,除非我們對舊約有認識,可以從舊約得引証,否則我們就沒辦法充分的研讀新約。新約的作者從頭至尾,都一致認定,舊約的歷史是正確的,舊約的教訓是有權威的。我們找不到他們當中,有那一位對這觀念有任何的偏離。我們主之所以把摩西的吩咐擺到一邊去,乃是因為摩西的吩咐,已經在另一個更高的律法中得到了實現。希伯來書的作者能夠說,古代的一些儀式已經成為過去,乃是因為這些儀式所代表的道德和屬靈上的價值,已經充分而完全地在基督徒的世代裡得到了應驗。可是,這並不只是一般性而已。新舊約之間,還借著新約直接引用舊約的經文,使用舊約的觀念,而密切的交織在一起。最后,新舊約在超自然,在以基督為中心的事上,也是一致的。同時,我也應該指出,新約作者,包括我們主自己,所擁有的聖經乃是舊約。路加也許是惟一的例外,因為他是一個希利尼人,不過他所受的基督徒訓練,也是來自希伯來人基督徒,特別是保羅,所以從他的著作中,還可以看出他對舊約是相當熟悉的。

現在我們要看看,先知耶利米的這本書在新約中占著一個甚么樣的地位。首先,我們要從一般性的來看,然后我們要簡單的思想新約引用的一些耶利米書的經文。

從一般性的事實來看,耶利米在新約中出現了兩次,都是在馬太福音(太2:17;16:14)。在我們現在用的聖經版本中,另外還出現了一次(太27:9)。但是,很明顯的,第三次出現的這個地方,是早期抄寫的文士誤加的。關于這一點,加爾文說,「我必須承認,耶利米的名字為甚么被加進去,我不知道。我沒有興趣去追究這個問題。我只知道,這話是撒迦利亞講的,他們誤寫了耶利米。」而耶利米出現的這兩次,第一次是直接引用耶利米的經文,我們等一下就要來研究;第二次是記錄在該撒利亞腓立比,我們主詢問 的門徒,人認為 是誰時,門徒對 的回答中,提到了耶利米的名字。除了直接提到他名字的這兩次以外,新約中直接或間接引用耶利米的豫言,達四十一次之多。有趣的是,這四十一次中,有二十六次出現在啟示錄。顯然,約翰對舊約中的這位大先知相當熟悉。

直接引用耶利米經文的,共有七次,依序︰

1 太2:17{\LinkToBook:TopicID=34,Name=太2:17-18};
2 太21:13{\LinkToBook:TopicID=35,Name=太21:13}(另見相關經文,可11:17;路19:46);
3 徒15:16{\LinkToBook:TopicID=36,Name=徒15:16};
4 羅9:20{\LinkToBook:TopicID=37,Name=羅9:20-21};
5 林前1:31{\LinkToBook:TopicID=38,Name=林前1:31; 林后10:17}(林后10:17又重述一遍);
6 來8:8-12{\LinkToBook:TopicID=39,Name=來8:8-12; 10:16-17}(來10:16;17又重複出現);
7 啟18:2{\LinkToBook:TopicID=40,Name=啟18:2}。

下面我們所要作的,只是看看這些直接引用的經文,在新約和在耶利米書中,各占甚么樣的地位。我所要講的很簡單,可以說只是一種介紹性的資料,我希望有人能就這些題目作更深入、更完整的研究。

馬太福音2:17-18

引自耶利米書31:15-16{\LinkToBook:TopicID=25,Name=屬靈的新約(耶31章)}

在耶利米的豫言中,這段經文出現在「盼望的信息」中。那時先知被囚在護衛兵的院子裡。這段信息論到神出于 自己的那永恆的愛,所發出的舉動。首先,他承認全國性的哀傷,但是緊接的是耶和華的憐憫──「你禁止聲音,不要哀哭,禁止眼目,不要流淚。」馬太引用這段經文,論到希律殘殺無辜孩童的事。對他而言,婦人為她孩童被殺的哀號,乃是象征這個國家的罪所帶來的后果,也是人性的失落之表記。他們的哀哭,乃是邪惡的行動所帶來的直接后果,這后果直接牽涉到那些無辜的人。馬太所引用的耶利米的經文,只提到哀傷的事。可是,他自己的記錄,接著告訴讀者,神介入這件事,保全了「聖嬰孩」的生命。我們可以回到耶利米的豫言,補全馬太引用的經文未完的部分。因為這位「聖嬰孩」臨到人類歷史時,四圍盡是一些憂傷的事。然而, 的臨到實際上就是要結束這些憂傷,要擦去人眼中的一切淚水。耶利米的豫言中,也是以此作結束。雖然當時四圍漆黑,但透過這層黑暗,他看到了一線亮光。耶穌是在人類歷史中黑暗最濃的時刻臨到。然而, 的臨到,就使那豫言中的一線亮光,變成了應驗的榮耀光輝︰「 搭帳棚住在我們中間,充充滿滿的,有恩典有真理。我們也見過 的榮光。」人類哀哭的小調,如今轉換成完全喜樂的大調。

馬太福音21:13

引自耶利米書7:11{\LinkToBook:TopicID=15,Name=被扭曲的真宗教(耶7:1 -8:3)}

這段話是這位先知在一個戲劇性的、矛盾的時刻裡說的。那時在約西亞的影響下,聖殿已經修複,全國浸潤在一片歡樂的氣氛中。百姓蜂涌到聖殿的院中,他們情不自禁的喊叫︰「這些是耶和華的殿,是耶和華的殿,是耶和華的殿。」他們這樣欣喜若狂,還有一個原因︰他們深信,聖殿修複了,他們國家的安全就有了保障。他們又說,「我們可以自由了﹗」就在這個舉國歡騰的日子裡,這位年輕的祭司兼先知,從亞拿突來,站在人們如潮水一般涌入的聖殿門口,斥責那些百姓,說他們所作的是虛假的,沒有意義的。因為他們一方面這樣慶祝,另一方面卻繼續不斷犯罪──偷盜、殺人、不潔、說謊、拜偶像。他們的宗教和他們的道德生活分離了,所以他們所作的一切都沒有價值。因此,聖殿反而變成「賊窩」。這個詞含有深遠的意味,同時他可以讓我們看到,一個聖潔的地方,也可能成為那些殺人、犯罪的人藏身之處。時間像水一樣流逝。第一個聖殿不久就被火燒毀了。過不多久,所羅巴伯又重建聖殿。可是,又不多久,這聖殿又被擄掠,變成荒場。最后希律又重建聖殿,這個殿遠超過以前的舊殿。從物質宏偉來論,它比以前的舊殿勝過許多。這次的重建費時甚長。耶穌開始公開服事時,這殿的工 已進行了四十六年(約2:20),整個工程一直到主后六十四年才完成。六年以后,這殿又被羅馬軍隊所毀。耶穌腳底所走的,就是這個聖殿的院子, 常常在這殿裡教訓人。在開始公開服事之初, 曾潔淨一次聖殿。在 快結束 的事工時,又潔淨了一次。 就是在后面這次潔淨聖殿時,引用了耶利米的豫言,宣告他們把聖殿變作了「賊窩」。耶穌引用這經文時,稍加改變,這個改變有深遠的意義。耶利米是用一句發人深省的話,問他們︰「這稱為我名下的殿,在你們眼中,豈可看為賊窩么?」耶穌引用的時候,改為︰「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﹗」 所看到的就是這樣,聖殿裡的那些屬靈的領袖,道德的教師,其實就是剝削百姓的人,他們行了各樣惡事。按照馬太所記, 當場就潔淨聖殿,使它恢複原來應有的功用,接著就有孩童在那裡歡唱和散那﹗所以,耶利米斥責他們污穢了聖潔的地方,耶穌也斥責。不同的是,耶穌除了斥責之外, 還有能力潔淨那被污染的殿,使之恢複原來應有的功用。

使徒行傳15:16

引自耶利米書12:15{\LinkToBook:TopicID=18,Name=先知的力量(耶11:18-13章)}

約西亞死后,耶利米的職事面臨了一段更艱巨的日子。在這位富有改革心愿的王執政期間,他大致上還受到了保護。現在,隨著王的過世,他的輕松日子已經不再。在這情況下,他來到神面前,從神那裡得到剛強,能面對前面的一切事工。在神面前,耶利米得到 的保証,不錯, 棄絕了猶大家,但是最后 還是要讓他們歸回、複興。耶和華的保証是以「我必轉過來」一詞開始的,接著就述說了將來所要成就的那些應許。

雅各在耶路撒冷會議中,對有關外邦人信徒的事作出決定時,他說,他引用的是眾先知的話。他所引的這些話,比較多是取自阿摩司(參摩9:11-12);不過其中最具關鍵性的應許乃是︰「我要回來﹗」這思想正與耶利米豫言中所記錄的一致。這也許就是他說「眾先知」而不是說「先知」的原因。神回轉過來的結果,在這兩段經文所記的都一樣,就是要實現神最終的旨意。比較具有重大意義的乃是,在新約中強調一個事實︰外邦人也包括在神旨意最終的實現上。因此,在基督裡,那在中間隔斷的牆已經被拆毀,神的各樣旨意,最終要通過一個新的個體──就是教會──得以實現。

羅馬書9:20-21

引自耶利米書18:6{\LinkToBook:TopicID=20,Name=神的主權(耶18-20章)}

在那些黑暗的日子裡,四周的環境好象暗淡無光,一點希望都沒有。但耶利米得到了一個異象,看到一個穩固的根基,一切事物都不會動搖。那就是神的寶座。他這樣說,「一個從太初就設立,在高處的榮耀寶座,那就是我們的避難所」(耶17:12;另譯)。他在神絕對的主權裡,找到了 的旨意必將成就的確據。在他的書中,接下去那一章就記錄了,神吩咐他下到窯匠的家裡,以及他在窯匠家中所看到、所聽到的事。這一章經文乃是對神的主權所作最偉大、最帶有愛心的詮釋。在窯匠家裡,他看到神是擁有絕對主權者, 的手正在作工。在那裡,他看到神的主權是以恩惠來工作,他說,「窯匠用泥作的器皿,在他手中作壞了,他又用這泥另作別的器皿。窯匠看怎樣好,就怎樣作。」保羅在這裡的用法,並不是直接引用耶利米書的話,而是引用耶利米在這章經文中所傳達的主要信息──神的主權。請我們注意看,這裡他所引用的經文,牽涉到的真理和雅各在耶路撒冷會議時,所提的眾先知,完全一致,就是外邦人透過基督,可以有分于神的計劃。因為早先他已經清清楚楚地說過︰「因為從以色列生的,不都是以色列人。也不因為是亞伯拉罕的后裔,就都作他的兒女」(6-7)。現在他所辯論的主題,也是神有 的主權,選擇自己的方法,以實現 的旨意。他引用窯匠的比方,目的就在此。這裡我們又看到,器皿在窯匠手中作壞的實例。神因此就重新作了一個器皿。這個新的器皿,不單單是猶太人而已,外邦人也包括在內。

哥林多前書1:31;哥林多后書10:17

引自耶利米書9:24{\LinkToBook:TopicID=16,Name=國家的強弱興衰(耶8:4-9章)}

這裡所引耶利米的話,是在那段罕見的富有亮光和優美的經文中出現的。那時這位先知正斥責這個國家的罪,他特別指出,那些政治家誤把他們國家的安全,交托在一些虛偽的倚靠上。他們所追求的倚靠是人的智慧、身體的力量、和物質的財富。他呼叫他們,回到那些真正可以叫國家強盛、保持國家安全的事上。這些事也是神在這世上所行的︰慈愛、公平、和公義。簡單的說,他叫他們不要單單倚靠人,應當把自己的未來建立在認識神、明白神的事上。保羅在他所寫的哥林多前書和后書中,都引用了這段經文。第一次引用時,他是拿人的智慧和十字架的道理作對照。「世人憑自己的智慧,既不認識神,」所以神就把基督賜給他們,這基督不但是「神的智慧」,也是神的能力。這乃是人得力量、得安全的惟一方法,也是實現人性潛能的惟一方法。所以,我們不要倚靠那些虛假的事,單單倚靠 ──「神使 成為我們的智慧、公義、聖潔、和救贖」──「夸口的當指著主夸口。」在哥林多后書中,他處理一件非常個人化的事,那就是在教會中有些人看不起他。他請求他們,不要看個人的性格,包括他個人的性格以及其他人的性格,而是要以他所傳給他們、以及傳給別人的福音,來試試他的權柄,因為那福音全然是屬基督的。所以,「夸口的當指著主夸口。」因此,耶利米在那時提出的大原則,不單可以應用在當時的國家事務上,現在保羅也可以引用它,應用于教會上,這教會乃是神旨意的實現。保羅應用這個大原則,不但在教會生活上──智慧和能力,也在教會對世界的服事上。

希伯來書8:8-12;10:16-17

引自耶利米書31:31-34{\LinkToBook:TopicID=25,Name=屬靈的新約(耶31章)}

這裡所引用的經文,又是出于耶利米書中那段「盼望」的信息。那段經文提到,這位先知在被囚中,睡了一覺后醒過來,精神清爽,就寫了一首歌,這歌分為三段,每段都以「日子將到」開始。透過黑暗的四周環境,耶利米看到了神旨意最后的成就。論到那最后的成就,他用的是「以色列家」和「猶大家」。在第二段,他宣告耶和華說︰「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,另立新約。」他又更進一步宣告說,這個新約和以前耶和華帶領他們出埃及地時,與他們列祖所立的約不同。這個新約是建立在他們對神的直接認識上,借著這樣的認識,他們就可以完全了解神的律法和旨意。結果就會帶來道德的潔淨。希伯來書的作者兩次提到這段經文。

第一次提到這段經文時,也在討論利未祭司製度的失敗,以及耶穌的祭司職分之完全。這就應驗了耶利米的話,耶和華要與「以色列家」和「猶大家」所立的新約,已經借著基督的祭司職事而成就了。因此,那個舊的約就要退去。我們主設立最后晚餐時,心中就有這樣的思想。 說,「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。」第二次也是從同一處經文引來的,那時希伯來書說,「因為 一次獻祭,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完全。」這裡的「得以成聖的人」指的是那些相信基督的人,包括猶太人,也包括外邦人。除此以外,沒有別的方法可以成就神的旨意。而這裡所談的,是神的計劃最終的成就。

啟示錄18:2

引自耶利米書51:8

關于列國的豫言,最后論到的就是巴比倫。在整本聖經的歷史中,從創世記11章起,巴比倫總是敵對以色列。巴比倫總是背叛、不順服的化身。在耶利米服事的期間,這樣的態度在國中到處存在。耶利米看到神要管治那些高傲的,因著這樣的態度, 要懲罰自己的民。巴比倫總是敵擋信心,總是作為神的仇敵。耶利米在豫言中宣告,雖然巴比倫長久以來都是得勝的,但她命定要被滅亡。因為他們想醫治巴比倫,她卻沒有被治好。因此,這位先知透過那錯綜複雜的時間,宣告說,「巴比倫忽然傾覆毀壞。」聖經歷史中一切的夢,都集中、並結束于啟示錄。在啟示錄19章,我們會看到神最終得勝的凱歌,藉此建立了神最后的統治,以及建立神的聖城。前面這一章約翰看到的是最終成就前的異象。這也就是很久很久以前,耶利米所看到的,巴比倫的傾覆毀壞。在啟示錄中,那位大使宣告時所用的詞句,差不多和耶利米豫言的話一樣︰「巴比倫大城傾倒了,傾倒了﹗」因此,這位英雄式的先知,在猶大敗壞的日子裡,他所看到的不止是神的旨意在新約 的百姓裡,並通過 的百姓實現了。同時他也看到一個不可避免的結果,就是那一切敵擋神的事,最終 將完全被傾覆,被毀滅。這是耶利米所說的重要的話。這一段豫言的話,通過我們主耶穌基督,對我們更加肯定。這位基督已經從父神接受了尊貴、榮耀,又有聲音宣告說︰「這是我的愛子,我所喜悅的。」這就是耶利米在新約中出現的情形。找們所討論到的,只是片斷的,不完全的,不過這已經足以讓我們看到聖經的完整性。不但這樣,這也讓我們看到神計劃的一致性和繼續性。從許多方面看,耶利米這本書充滿了可怕的暗淡色彩。這本書的歷史背景,乃是人類的失敗,因為人類不斷的自高,背叛神的寶座。可是,從另一方面,我們若站在這位神的先知身邊,向前看,我們就不會覺得絕望。這裡我們看到,神不斷向那些屬 自己的人「留意」,就是 一切的旨意,必朝著最終的榮耀成就前進。新約也具有同樣的性質,我們看到神向前進,直到 一切慈愛的旨意最后實現為止。行走在 啟示的光中,就絕無絕望的可能。雖然必須經歷災難、禍害,我們還是可以勇往直前,口唱得勝凱歌,眼中充滿來自神聖城的光輝。 《摩根解經叢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