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二十章的開端,再度詳細說明日期,自從上次在以西結書八章一節詳細說明日期之后,大約有一年的時間。現在是主前五九一年的夏季,在那些被擄的人中,有幾位長老再一次的來到這位先知面前,向上帝求問。他們求問的性質,我們不得而知,但是這位先知說得非常清楚,無論如何,上帝決不會提出答複(3和31節)。那些長老得到一些出乎他們意料的希望;他們求問得不到回答,卻得到根據以色列的歷史所作的冗長討論。
以西結按照過去的歷史,開始傳講上帝的聖諭,那些聽眾很快就明白,這段歷史與他們過去所熟悉的並不一樣。『事實』雖是一樣,觀點卻是十分不同的。這個故事(其中摩西五經廣泛的敘述已作徹底的濃縮)是從在埃及地開始,上帝揀選以色列,將 自己的名字向他們顯明。 應許要釋放 自己的百姓,脫離埃及為奴之家,帶領他們進入豐美之地,就是『流奶與蜜之地』。這個應許只附帶一個簡單的條件,那就是百姓要接受耶和華為他們的上帝,完全脫離埃及拜偶像的宗教。
從概括的輪廓來說,直到這個時刻,一般人都很熟悉這個故事,但在第八節裡面,出現一種新的轉變。以色列人在埃及地,輕視上帝大有恩典的呼召,不愿放棄他們虛假的宗教。這種美妙的出埃及的故事,已經出現一個乖戾的旋律──以色列人尚未離埃及﹗因此,這位先知想重新講述,他們非常喜愛的故事,並作徹底的改編,藉以震撼那些長老的感官。這種改寫的古代歷史,實際上是根據過去的愛情故事而加以增減的,列在以下的幾節經文中。然而在觀察這段新的歷史如何展開之前,對于那些聽眾來說,仔細思考這個聖諭所發生的影響,實在很有價值。
歷史的意義時常是希伯來人宗教最本質的部分。從很久以前,一直到現在的這個世紀,出埃及的故事,一再為人所講述。然而,任何歷史性的回顧,不論是國家的歷史或是個人的傳記,都要加上人為的修改和潤飾。這是一種自然的趨勢。許多失敗都被遺忘,得勝便被大書特書,直到最后,故事竟與原來的事實並無多大的關系。就以色列而論,有一個雙重的歷史,即因立約關系而成的歷史,上帝對于 自己百姓良善的歷史,和以色列人回應上帝的歷史。第一種歷史是上帝恩典的延續,第二種歷史是繼續不斷的失敗,但是在以色列人重講的故事裡,總有一種傾向一邊,卻忘記了另一邊。回想好的事情,可以使人感到安慰;回想壞的事情,卻使人覺得不大舒服。但是忘記人類失敗的歷史,實在危險,因為忘記造成一種症疾,最后必使上帝美善的歷史終止。
因此,先知以西結好象對記憶力,施行一個必要的手術。因為那些被擄的人,耗費許多時間,回憶榮耀的過去,的確非常危險;那樣做絕對無法使他們意識到他們為何被擄。只有他們清楚看見他們歷史上黑暗的一面時,才會使他們感覺羞愧,並且催逼他們采取悔改的行動。也只有藉 這種方法,上帝美善的歷史,才可以延續。
這真理對于那些被擄之人怎樣真實,對于基督的教會和信基督的人,也是同樣真實。記住得勝是從第一個複活節開始,一直延伸至今日,這是對的;但是除非我們也去回想教會失敗的歷史,否則我們將永遠沒有前途。正如那些被擄的人一樣,我們將要得意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,去回想過去的神跡奇事;但在未來的歲月中,要永遠記住過去的失敗。
對個人,正如對社團一樣,必須清楚的回顧過去,除去浪漫的幻想。最近我遇見一個人,二十五年以前,我曾和他一同在軍中服務。談到過去那些奇妙的時光,都很高興,但是我們只是自欺;那些日子其實都是悲慘的歲月。在信仰的生活中,我們可能都有同樣的傾向;忘記過去的失敗,我們並沒有從失敗中學到功課,為了將來豐滿的裝備,我們要再次回想它們。
以西結傳講上帝的諭旨,毫不留情的繼續重述以色列人的歷史。以色列人本當留在埃及地,但上帝為 自己名的緣故,終于拯救他們。 賜給他們律法,叫他們遵行;並賜給他們安息日,叫他們休息,但是他們竟拒絕律法,再一次干犯安息日,上帝打算將這個毫不感恩的難民團體,撇棄在曠野荒廢之地,可是 又寬容他們,上帝將他們祖宗的失敗,警戒一個新的時代,並將立約的條件說得特別清楚。然而這新生的一代,並不比上一代強,他們拒絕上帝的誡命,並且不以安息日為聖;的確,他們比他們的先人更壞,因為他們從歷史中所學習的失敗,竟然結合到他們自己的罪惡中。
以西結向那些被擄長老所傳的這個信息,變得更加有力。在埃及為奴仆不順從上帝;在曠野中飄泊不遵守 的律法;至于在曠野中新生的一代,就是古時的應許已重新堅立的,卻使上帝失望﹗一般人聽見這一段歷史,絕不能對它毫無反應。首先的反應,必然是充滿后見之明,並且想到,那些百姓該是何等的悖逆﹗難道他們從未得到教訓嗎?對于那些不太盲目和狂傲的人來說,第二個反應乃是要質問︰我們與他們有甚么不同呢?我這一代也是過被擄的生活,並與應許之地隔絕,究竟與過去頑梗的一代,有甚么不一樣呢?
以西結重新講古代歷史的用意,並不是學術性的,乃是屬靈的。人類的歷史有一種重演的特質,並有循環作用。不僅是命運的決定,從某方面來說,也不是自然的循環。歷史的重演,只因歷史是人類行為的故事,從一個世紀到另一個世紀,在道德和靈性方面,人類繼續不斷的表現同樣的失敗。很久以前的失敗,即以西結所講故事的內容,造成當時的情勢,以西結和那些長老都因此作俘虜。可見當歷史向前推進的時候,事實便更加清楚,現在絕對不能只譴責家族歷史輪子的旋轉,因 前一個時代的失敗所推動。歷史的車輪確因每一新時代,加深個別的動力。解釋過去的事情,歷史往往沒有多大價值;歷史的價值在于指示未來的方向。了解我們為甚么會落到今日的光景是一回事,知道我們應當怎樣行,才能進入一個新的方向,並創造一種新的歷史,乃是另外一回事。有時以西結好象是用冗長的篇幅,強迫灌輸歷史的教訓,是因他們是那么剛硬,不愿去學習。他們只能用頭腦去了解,但若要變成一種塑造未來的力量,那就太困難了。
這種恐怖的歷史繼續延伸;盡管已向新生的一代提出各種警戒,但有許多事情並未見好轉。在曠野中任性的那一代,已被帶領進入應許之地,但當他們還停留在曠野的時候,他們曾經受過警戒,這種罪惡的行為,將使他們飄流至從未到達之地﹗以西結說,選民被帶領進入應許之地的唯一理由,乃是為上帝名聲的緣故;他們決不是應得的,也不是一種賞賜,甚至從開始,他們就不配得進入應許之地。
然后,接 而來的,就是不同尋常的一段,先知講出上帝的行為,說明上帝任由 的子民謹守不能使人存活的惡規。這惡規乃是使他們的兒女經火(25-26節,);它是迦南人所用的禮儀(例如王下三27),在以色列人的歷史中,也有一些為人所熟知的例子(王下十六3;廿一6;廿三10)。在以西結所重述的歷史中,最顯著的,就是他用上帝的誡命,直接鑒別這種邪惡的習俗。
以西結對于誡命的看法,一部分是按照上帝的旨意來解釋的;在神聖的旨意下,其中也不能沒有一點奧秘。但在這一段經文裡面,卻更有上帝隱含的奧秘。以西結暗示,有一條上帝的誡命被以色列人解釋為獻兒子為燔祭。他可能是指出埃及記廿二章廿九節︰『你要將頭生的兒子歸給我。』按照上下文的意思,這節經文並不是命令要獻兒子為祭,但是對于那些曲解的頭腦來說,已經受到外邦宗教強有力的影響,這個誡命出現不同的解釋。因此,一幅可怕的畫像出現了,許多熱誠崇拜者戲子為祭,他們在信仰方面欺騙自己,以為這是實踐上帝的律法。
如果說獻子為祭還不夠壞的話,那些移民當他們定居在流奶與蜜之地后,發展一些更污穢的習俗。當他們看見山岡、青翠樹、和茂密的樹林,他們不稱贊新家園的美好;反而決定要建造一個廟壇,使他們虛假的信仰能維持得更為長久。他們在那裡 祭,並焚燒馨香的祭牲(28節)。但是這等習俗更加激怒那位曾帶領他們離開嚴酷、毫無盼望的曠野,進入這個可愛之地的上帝。
當歷史進一步展開時,某些屬靈的見解便呈現在聚集求問先知的被擄長老面前︰
(一)以色列人的歷史,是一部任意妄為的記錄;就某種意義而論,乃是一種意志爭戰的故事。上帝為 自己百姓所作的決定是良善的;他們要良善,但他們想出一個更好的方法來達成這個目的,而與上帝的旨意完全相反。所以他們決定要用自己的方法,得到拯救;他們為自己造成一種苦境,那些被擄的人都知道,它和流奶與蜜之地,該是何等的不同。上帝的旨意總是為了人的好處,然而尋得那種好處,在于適當運用我們自己的意志。有了意志,並且加以運用,乃是人之常情;使自己的意志與上帝的意志合一,才能發現人生的意義。以西結所述說扭曲的歷史,充分提供証明,人類的意志並不容易與上帝的意志合一。
(二)進一步看見人類心智的任性。以色列人在他們一生任性妄為的過程中,不但在獻子為祭的實行中墮落,而且甚至將那種獻祭視為神聖的律法。心智竟變成那么扭曲,以致沒有了解真理和意義的能力;他們只能從上下文中,找出一些詞語,作牽強附會的曲解,使之轉向相反的意圖。在這一方面來說,以色列人並非獨一無二的。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,一位基督徒歷史學家描述回教徒在聖城被屠殺,竟表現出津津有味的樣子︰尸體在聖地各處堆積得很高,鮮血往陰溝裡直流。這位基督徒歷史學家在作結論時說,這是基督教歷史中一個最奇妙的日子;他引用聖經,來証實他的看法。藉 上帝的話,想使回教徒被屠殺得到『辯正』,但是上帝的慈愛竟被遺忘;而在那個可怕的日子裡,信心已被割除。
在古代,以色列人的獻子為祭,和耶路撒冷城中的大屠殺,是我們心態傾向的兩個例子。我們盲目到完全無知的程度,以致我們把所作的每一件事情,幾乎都可以憑 聖經証明為合理。但這絕不是引往生命的道路。以西結再度面向聽眾,並對他們講話。和三十一節的話;『我豈被你們所求問么?』互相平行,上帝對那些長老說︰『我必不被你們求問,』這就是人類任性和頑梗的歷史的高 。
歷史的重述現在已經告一段落,但是這位先知向以色列長者所宣告的聖諭,尚未完結。他返回到初接近那些長老的問題,問他們要向上帝提出的問題;他沒有明白的指出問題,可是他的確清楚的指示,在那些長老腦海中所存更深一層,和難以言宣的思想。他們真正需要的,正像世界上所有人一樣,需要有他們自己適合的崇拜地方(32節);他們不能在幾百英哩之外的耶路撒冷的聖殿中敬拜上帝,所以他們在被擄之地,需要一個崇拜的地方。要想得到這么一個正式崇拜的地方,必然違反上帝的律法;但是那種律法,無法達到他們的愿望﹗因此,那些被擄、與他們的家鄉和聖殿已經隔絕的長老,由于他們無力作合宜的敬拜,致使他們的分離感更加惡化。
這位先知所作的回應,分為兩部分。第一,他豫料將來必有一個結束性的審判,乃是作潔淨和預備的工作(33-39節)。第二,他豫料選民必要回歸應許之地,恢複與上帝之間的關系(40-44節)。后面的一段經文,常被解釋為被擄的后期,就是在主前五八七年耶路撒冷被毀之后,但是這件事情無法確定。這位先知是那么確信災禍即將來臨,致使他的心智滲透遠方,和更長久的未來。
這位先知豫料曠野中的經驗,按照道理來說,並不是一個愉快的經驗;那是一個為人所知上帝的烈怒和審判時期。但是經驗不是積極的,目的才是積極的;這是一個中間階段,造成屬靈的真空地帶,準備最后恢複應許之地。在應許之地,合宜的敬拜上帝,必須由聖潔的百姓來實施。信仰將要再一次的開花,最后上帝的慈愛和忍耐一定會達成他們的目標。當以西結看見未來異象的時候,使那些長老明白,在遙遠的未來,將要發生何事,同時他也回答他們沒有提出的問題。在外國的巴比倫的土地上,不可建造壇或殿,將來有一天,必在一個適當的地方,再度舉行合宜的敬拜。
因此以西結向那些長老傳講兩個相當重要的原則,(不論那些長老有甚么缺點)他們在那些被擄之人的社 中,必須處理現實的問題。
(一)具有危險性的妥協。任何人都可以了解,他們為何認為,在提勒亞畢若有一個聖殿,對于民心必然大有益處。但是長遠來看,這將是一種災禍。因為妥協不能增加希望,到頭來希望將要破滅。如果他們在巴比倫境內,對于許多事情太習慣了,被擄的感覺必定減少;他們在外國的土地上,就不再像是被擄的人,乃是在一個新的國家內作移民。
對于所有與上帝隔絕的人來說,對于孤單問題的解決方法,並不是去適應隔離的環境,或距離遙遠的感覺;雖然那樣可以除去隔離感。所有不舒適,所有的隔離感,必須予以保留,因為只有與上帝之間的關系得到完全的恢複,然后才可以尋得一個解決的方法。
(二)要有一些盼望的成分。以西結對于他的朋友,很少說安慰的話,他向他們所重述的歷史,並沒有多大盼望。但是如果真正沒有盼望,到了最后,一個民族定必滅亡。因此以西結給他們一種盼望;只是盼望的實現,乃在遙遠的未來,遠超過那些聽眾的有生之年所能見。然而那些遙遠的一線盼望,卻提供人生的目標,提供一個遠景。這種盼望雖不那么多,卻非常值得保守,因為這種盼望賜給人一種見解,上帝的烈怒只是暫時性的,不論以色列人如何悖逆,最后上帝的施恩,必為所有的百姓所知曉。因為被擄和審判的各種經驗,都可以發現一種增強的盼望,在上帝最后所說的話語中,總是一種恩典。 《每日研經叢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