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斯帖記第八章

一百八十度的轉變(八1-17)

(一)

第八章所論,是怎樣把反對猶太人的諭旨(三章)完全改變過來,按例諭旨是不能廢除的(8節下)。哈曼已經死了,但是他惡性的影響還存留 ,威脅仍大。以斯帖為她百姓說情的工作尚未完成。

開始兩節,是第七章事跡的轉移。國王把哈曼的家產賜給以斯帖,心想或許現在一切事情都告個段落了。他知道他的王后和新寵都安全了,似乎很滿意,不大注意猶太一族的人。以斯帖盡最后一分鐘努力,攻其疏忽之處。以斯帖存 這樣的心,安排末底改站到她的一邊,或許不僅揭示他們之間親屬的關系,並且稱贊他的品質。末底改現在得以躍升,獲得哈曼以前的職位;授贈圖章戒指(2節)使他成為首相(參照三10)。為 要加重他新的地位,以斯帖把國王剛給她的產業交給他。很重要的是,應當注意根據法律是君王提升末底改地位,實際上是由以斯帖幕后支配。以斯帖作出了安排,知道當她懇求蒙準,將會得到地位次于薛西斯王、國中最有權勢者的支持。國王必須拿定主意才能抗拒以斯帖的美貌(她猶未失去對他的吸引力),並來自末底改沉默的壓力。這人剛蒙他賜與尊榮,不久前才封為他的宰相。

以斯帖只有盡其所能請求。國王伸出王杖,表示基本上他是友善的,不論她要求甚么。或許此時表明她無需俯伏向他講話(如3節所示)。她知道她所要求的,是未受邀請而主動提出的,她繼續以恭維並混合嬌羞的話向王施展魅力,使他無法抗拒。(注意︰她交替運用強調國王有權執行他的意愿,和促使注意以斯帖盡意要討他喜悅的話,5節上。)然后她陳述要點(5節下,6節),並獲得顯然國王認為是他所能給與的最好的協議。這諭旨是不能廢除的。以斯帖和末底改──現在成為一『伙』,因為八節裡『你們』是指他們兩個人──可以『隨他們意思』繕寫諭旨。(國王急速答允,和原先答允哈曼一樣,三11。)傳達信息的驛站又忙碌起來了。

(二)

新諭旨的書寫、措詞、傳播,和第一次的,在細節方面有很多平行的地方(八8以下;三8以下)。我們都已留意到每次事件都授與王的圖章戒指(給哈曼和末底改),並如何授權給有利害關系的一方有自由書寫諭旨(哈曼和末底改\以斯帖)。加上這諭旨寫給總督省長首領,在全帝國的省份,用各國的文字,蓋上王印,由『驛卒』傳遞各處。至于內容措詞︰正如以前國王準許各地的百姓『全然剪除,殺戮滅絕,並奪他們的財為掠物』(三13);現在準許猶太人『剪除殺戮滅絕那要攻擊猶太人的敵人,和他們的妻子兒女,奪取他們的財為掠物』(八11-12)。

我們可以再看第二次諭旨所引起的反應。第一次諭旨引起猶太人的悲痛(四1-3);第二次,引起他們的喜樂(八16-17)。末底改從羞辱悲痛(四1)轉變為尊榮快樂(八15)。相同的,書珊的百姓──非猶太人──第一次,慌亂(三15);第二次,加入猶太人陣營,一同喜樂(八15)。我們記得在以前經文的注解中,曾提及百姓比君王知道更清楚,怎樣對國家更有利。猶太人的勝利,對全國大多數人,是好的消息。

在這些經文中,反映出來的最后一點,就是那些非猶太人(以前敵對猶太人,現在自覺危險)假裝作猶太人。我們從十七節下幾乎可以理解。有一回,以斯帖受到末底改指點,把她猶太人的身分隱藏起來,使自己實在地像個非猶太人一般,現在非猶太人,竟然設法裝作猶太人。以斯帖和末底改新得的皇室地位(末底改的『皇室地位』並不下于以斯帖,15節),與一般在波斯的猶太人的優勢相稱。本來似乎將受毀滅厄運的百姓,不僅逃避了滅亡,而且成為有特殊權利的百姓,為帝國全地所羨慕的人。這一切的遭遇,只因為他們單單倚靠上帝,和他們(以末底改和以斯帖為例)愿意讓世人知道。

(三)

余下要考慮的是這諭旨的道德素質。它是由以斯帖與末底改直接負責撰寫的。有許多讀者嗅到帶有低級複仇的氣味,這本書令他們困擾。這段經文,不怎么好,不過這樣的話,也是太快下判語。

有人為以斯帖與末底改辯護,他們是依照所謂複仇法(出廿一24)辦事。這是在當時為以色列所立在律法的過程中,一條公正的罰則(『以眼還眼,以牙還牙』等),在那時候是先進並有啟發性的一條。換句話說,他們向敵人所執行的,只是他們受到的相等的傷害。不論如何,這些敵人,尚未傷害到任何猶太人。因此在這種情況下,施用複仇法是否恰當,還是疑問。

以斯帖和末底改所做的,是否單純出于報仇欲?我們所能說的,只是經過小心的閱讀,並未發覺含有此意。在這裡所說的,並非在帝國中的猶太人被授權去執行反對所有的人,乃是那些以『武力攻擊』(現代中文譯本)的人;照樣他們並沒有授權攻擊,只是聚集自保,受到攻擊時,才可采取行動(11節)。『和他們的妻子兒女』,在這裡很是重要。學者有不同的意見。其意究竟是猶太人可以毀滅那些武力攻擊的人及他們的妻子兒女;還是猶太人可以毀滅那些以武力攻擊他們(指猶太人)和他們的(也是指猶太人)妻子兒女的人。因為在這裡,合法的目標是持有武力的人(妻子兒女沒有武力)所以,當以后者的解釋為是。這諭旨可以純粹為自 來看,只是為 消除第一次的諭旨,所用武力,點到即止。

如果在事件新的轉變之中,有公義;甚至有理想的賞罰存在,勸善懲惡,那么這種公義,是由一位不可見、不可名的大主宰構思出來的, 掌理一切,引領我們達到這個境界。再一次說,對于 忠誠的子民, 永遠可靠,這是構成這記事的真正要點。猶太人的動機及質素,並非作者主要興趣所在,照他的慣例,避而不談。主要是要幫助當時的猶太人,也是為今天的信徒,看見上帝至終不會放棄 的子民,而讓命運或惡人擺布。 《每日研經叢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