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斯帖記第五章

國的一半(五1-14)

(一)

以斯帖下定了決心,愿為她的百姓而冒險,我們的作者不再拖延。在上一章裡,隱隱暗示,為 猶太人采取的信心行動,必會獲得酬報。的確如此,以斯帖穿上了華貴的朝服,出現在國王面前。一如國王初次驚艷,她再一次贏得王的心。他伸出手中的金杖。這戲劇性的時刻, 墨不多,輕輕幾筆帶過。其重要意義,已在以斯帖的決心裡帶出了。

第五章開始幾節,很快引至新的劇情。以斯帖進入內院這一刻,她表現的並非如獻祭的犧牲品,乃是一國之后的風度。『穿上朝服』(1節),文字上直譯為『穿上王室的尊貴』。國王向以斯帖伸出金杖,也許可以賜她一半國土(3節)。這裡無疑含有東方色彩的夸大成分。這種時刻,一般國王或多或少慣于藉贊美表現他過量的慷慨,其實並非有文字的實意。賜予的與受恩的,都明白實際的限製,是言過其實。相似的情況,希律王被希羅底的女兒所逼,要求實踐他的諾言,而陷于窘境︰馬可福音六章廿二節以下。薛西斯自己,依照希羅多德的記載,他擺脫不了向他情婦所作的許諾,付出了王后阿美斯提為他所做的一件美麗的袍子。(阿美斯提,見引言。)所以,以斯帖知道得很清楚。薛西斯是善變的。即使漸漸進入國王的領域,她必須確定獲得國王寵愛使其請求得以成功的限度。那可能是比薛西斯王心裡的意愿或者會準許的,更接近他提供的字面的意思。

這解釋了為甚么沒有即刻表明她的要求。我們會問︰她為甚么不打鐵趁熱,乘國王心情好的時候,提出拯救猶太人的事?為 一頓筵席,拖點時間,似乎很不合理。一連兩次──而整個帝國的猶太人驚恐到極點──看來甚不顧后果和不負責任。

以斯帖的策略成就兩件事。第一,對于我們一般喜歡讀這故事的人,增添了我們的趣味,藉延遲 帶真相面對國王,凝聚戲劇張力。這不只是文字方面的設計。第二,從心理層面,她的策略似乎有自己的理由。事實上,以斯帖策畫的是製造一種情況,能確保她內心的要求有結果。她要引介哈曼走上舞台。國王的確未料到是這樣的。哈曼是他得寵的臣宰,不過在那時刻,幾乎不想要他繞在身邊。以斯帖要帶他出場,當有利的時機一到,可以方便處置他,當面曝露真相,也可以挫垮他,挑引起君王對他的不滿。注意以斯帖的第一次筵席是為君王(4節,英文本中有此語);第二次是為君王和哈曼(8節,英文本中有此語)。在這裡只是一些暗示,以斯帖的目的是要在國王的心裡引起不滿,使他覺得這一個哈曼不配在王國中和他妻子的心目中,得到這么大的尊重。

(二)

哈曼,這蠢蛋,蒙在鼓中,滿以為官運亨通,比他所期望的,又高升了一步(11-12節);卻因末底改不肯拜他感到極其掃興──在他自己眼中,地位日益高升,末底改的行為,令他更加反感(9,13節)。

在這些經文中,哈曼從狂喜中,突然失寵,有些惹笑成分──在下一章更加顯著。這喜劇並非只為 惹笑,而它是為強調哈曼遠遠脫離他真實的處境。以斯帖設法使他在國王眼中流露出他的傲慢,他墮入圈套之中。他為極高的尊榮而狂喜,其中充滿極大的危險。兩次的宴會──在兩種場合之間,有廿四小時的間隔──有足夠的時間令哈曼誤導的自信心趨于成熟。權力欲和對末底改的憎恨,使他盲目。他設計︰為敵人造一個木架,然后要求王把他懸掛其上(14節)。其厚顏無恥顯得多么不合情理﹗箴言很巧妙地評述哈曼的愚蠢。它說,『驕傲在敗壞以先』(箴十六18)。又說,『有一條路,人以為正,至終成為死亡之路。』(箴十六25)哈曼十足複瓜。他似乎處于極高的尊榮,卻設計搬石頭砸自己的腳,害人反害己。

第五章把以斯帖和哈曼──兩個在波斯對國王最具影響力的人物──一起放在王面前。當沖突來臨,這是必然的,我們知道以斯帖與生俱來的魅力,因駕馭一切之上的權力而加強了。她得到支持,至終獲勝。 《每日研經叢書》